-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李 公 择 郎 中 宋 /秦 观 节 旄 淮 畔 脱 秋 风 ,忽 跨 鲸 鱼 上 碧 空 。华 秀 两 跗 当 重 露 ,文 成 五 色 在 高 桐 。江 南 又 说 衣 冠 盛 ,廷 右 仍 瞻 礼 乐 隆 。朝 睍 既 升 淮 海 见 ,瀌 瀌 雨 雪 自 消 融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空(bì kōng)的意思:指天空湛蓝明亮,没有一丝云雾。
淮海(huái hǎi)的意思:淮海是指淮河和长江之间的地区,也可以引申为广阔的平原或辽阔的海洋。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节旄(jié máo)的意思:指节制、谨慎、慎重。原指古代官员在行军时,将旗帜插在节杖上,以示行军的严整。后来引申为行事谨慎、慎重。
鲸鱼(jīng yú)的意思:形容巨大的鱼类。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文成(wén chéng)的意思:指文章或事物的成就、完成。
五色(wǔ sè)的意思:形容色彩丰富多样,闪烁夺目。
消融(xiāo róng)的意思:消融指的是物质在高温下融化或溶解,也可以比喻人的情感或态度发生变化。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瞻礼(zhān lǐ)的意思:恭敬地行礼,表示尊敬和敬仰。
- 翻译
- 在淮河畔,旗帜被秋风吹落,忽然骑着鲸鱼跃上青天。
繁花盛开的两朵花儿如同承载着重霜,彩色的纹饰绘制在高大的梧桐树上。
江南之地又传言士绅众多,朝廷礼仪盛大。
早晨的阳光照耀淮海之地,降下的冰雹雪景也随之融化。
- 注释
- 节旄:旗帜。
淮畔:淮河岸边。
秋风:秋日的寒风。
鲸鱼:比喻壮志或豪情。
碧空:蔚蓝的天空。
华秀:华丽秀美。
两跗:两朵花。
重露:厚重的露水。
文成:图案完成。
五色:多种色彩。
高桐:高大的梧桐树。
衣冠盛:士绅众多,衣冠楚楚。
廷右:朝廷的右侧,指显赫的位置。
礼乐隆:礼仪盛大。
朝睍:早晨的阳光。
淮海:淮河与大海。
瀌瀌雨雪:浓密的雨雪。
消融:融化。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秦观所作的《寄李公择郎中》。诗人以节旄淮畔的形象,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秋景,自己仿佛骑着鲸鱼跃上青天,展现了豪迈的气概。"华秀两跗当重露",意指华丽的花朵在繁霜中依然盛开,显示出坚韧的生命力;"文成五色在高桐"则借高大的梧桐树寓言李公的才华横溢,色彩斑斓。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江南繁华景象和朝廷礼仪的赞美,暗示李公在朝廷中的显赫地位。"江南又说衣冠盛,廷右仍瞻礼乐隆",体现了对李公所在之地的尊崇和对文化繁荣的向往。最后,以"朝睍既升淮海见,瀌瀌雨雪自消融"收尾,寓意李公的到来如同朝阳升起,驱散了淮海的寒气,象征着希望与温暖。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对李公的敬仰和祝福,以及对盛世文化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