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悼亡四首·其三》
《悼亡四首·其三》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傲骨(ào gǔ)的意思:指人的骨气高傲,不屈服于困难或压力。

不羞(bù xiū)的意思:形容人不害羞,不知羞耻。

何用(hé yòng)的意思:没有什么用处或者价值。

红炉(hóng lú)的意思:指火烧得红红的炉子,比喻炼狱般的痛苦和折磨。

解脱(jiě tuō)的意思:摆脱困扰或束缚,获得自由或解脱。

前因(qián yīn)的意思:指事情发生的原因或导致结果的因素。

撒手(sā shǒu)的意思:放弃、放手

生来(shēng lái)的意思:指天生、自然具备某种品质或特点。

危崖(wēi yá)的意思:危险的悬崖,比喻困难重重,危险临近。

卓姓(zhuó xìng)的意思:指卓越的姓氏,也用来形容人才出众、非凡优秀。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的《悼亡四首》中的第三首,表达了诗人对贫困和世俗价值观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超脱生死的哲学思考。首句“生来傲骨不羞贫”展现了诗人的骨气和对贫穷的毫不避讳,他以自己的傲骨为豪,不因物质匮乏而感到羞耻。次句“何用钱刀卓姓人”进一步强调了他对金钱和权势的不屑,暗示他看轻那些靠财富或权势显赫的人。

后两句“撒手危崖无著处,红炉解脱是前因”则寓意深刻,诗人将人生比作攀爬危崖的过程,一旦面临困境或死亡,便无所依托。他向往的是如同炼铁般的“红炉解脱”,即通过内心的修炼和超越,达到精神上的解脱和自由。这体现了诗人超脱生死、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观。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出王夫之独特的思想境界。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巫山秀丽为四川之奇观其一晴

巫峡秋深景最幽,山岚泼翠淡烟浮。

看来不复成云雨,空锁襄王旧日愁。

(0)

句·其四十三

雁老已忘苏武节,蟹危犹爱毕郎奇。

(0)

题徐容斋先生爱兰轩

入得善人室,尘凡一洗空。

三闾心上事,九畹国香中。

坐对清幽地,时来旎□风。

纷纷桃与李,不与此花同。

(0)

寄谢李雪林

日本僧高谊,劳君序拙吟。

名虽传海外,价不及鸡林。

白发消豪气,青灯见苦心。

岂无钟子耳,但欠伯牙琴。

(0)

早秋湖上

藕花香里去,独步自寻诗。

秋意在何处,夕阳将下时。

鸟幽忘立久,山好觉行迟。

饮兴忽然动,桥边有酒旗。

(0)

谩兴

溪山争献状,易得小诗成。

病骨如松瘦,清愁似草生。

苦无人比饭,喜有弟分羹。

下及长须辈,人言似顾荣。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