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江(běi jiāng)的意思:北江是指北方的江河,比喻人的胸怀宽广,气度不凡。
朝来(zhāo lái)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变好或发展的趋势。
寸丹(cùn dān)的意思:形容人的脸色红润。
丹田(dān tián)的意思:指人体腹部下丹田穴,是道家修炼内功的重要部位。也比喻人的精神力量、气质和心灵的根据。
堆案(duī àn)的意思:指案件积压,堆积如山。
放旷(fàng kuàng)的意思:指放松心情,放任自由,不受拘束。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江北(jiāng běi)的意思:指长江的北岸,也指长江以北地区,一般用来比喻位置、方位或者代指北方。
拘縻(jū mí)的意思:拘束、限制
旷如(kuàng rú)的意思:形容景物空旷辽阔,没有人烟。
来往(lái wǎng)的意思:互相往来、交流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茅斋(máo zhāi)的意思:指清净的茅草房,比喻修身养性,追求宁静和精神净化。
弥年(m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年复一年。
南浦(nán pǔ)的意思:指江南地区的温暖和繁荣。也形容地方繁华,人口众多。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匏系(páo xì)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缺一不可。
且住(qiě zhù)的意思:暂时停下来,不要急于行动或下结论。
去来(qù lái)的意思:指人来去的动作或事物的往来。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如君(rú jūn)的意思:如同君主一样,有权力、有威严。
三径(sān jìng)的意思:指三条道路,比喻做事情的方法或途径。
是得(shì de)的意思:表示事情得以实现或成立。
试问(shì wèn)的意思:用于引出问题或者表示询问的措辞
随宜(suí yí)的意思:根据情况随意决定
田时(tián shí)的意思:田时是一个四字成语,指的是农田的时候,即农忙时期。
亭当(tíng dāng)的意思:亭子上的当。比喻摆设、陈列东西的位置得当、合适。
危亭(wēi tíng)的意思:指危险的局势或危急的境地。
文书(wén shū)的意思:指文书公文,泛指各种书面文件。
系弥(xì mí)的意思:指人情世故,亲友之间的关系。
相傍(xiāng bàng)的意思:指互相依靠、相互依存,形容关系密切,彼此相依相偎。
小窗(xiǎo chuāng)的意思:指窄小的视野或有限的见识。
胸次(xiōng cì)的意思:指胸怀、气度。
一寸(yī cùn)的意思:指极短的距离或极小的程度。
竹屋(zhú wū)的意思:竹屋是指用竹子搭建的房屋,比喻简陋、贫穷的住所。
一寸丹(yī cùn dān)的意思:形容人的脸色红润、健康。
- 翻译
- 葫芦系在颈间多年,南北江岸,羡慕你来去自如。
笑看山峦横卧南浦,清晨的清爽心情,堆积的公文案头,内心充满尘埃。
像你般豁达,我却受限,试问世间谁人最快乐呢?
真正难以学到的是,既能停留又能离去,想去时又需回头。何时能住在竹屋茅舍旁。
期待着你的竹径能与我的相邻,开门见山,临近溪水。
在小窗边临水而建,高亭位于山巅,随性种植竹子,处处点缀梅花。
坐着阅读黄庭经,手握紫色藤蔓,时常在心中种下宁静。
在闲暇之余,更愿与你在此林中漫步,流连忘返。
- 注释
- 匏:葫芦。
系:系在。
弥年:多年。
江北江南:南北江岸。
爽致:清爽心情。
拘縻:受限。
人生谁乐哉:世间谁人最快乐。
竹屋茅斋:竹屋茅舍。
三径开:竹径相邻。
危亭当巘:高亭位于山巅。
丹田:内心。
自栽:种植宁静。
林下徘徊:林中漫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情趣。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匏系弥年,江北江南,羡君去来。" 这几句表明诗人对于朋友间自由往来的羡慕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愿望。
"笑山横南浦,朝来爽致,文书堆案,胸次生埃。" 山水的美丽与朝露的清新形成鲜明对比,而文书堆积如山却让人感到心中的尘埃,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放旷如君,拘縻如我,试问人生谁乐哉。" 诗人通过自嘲,反衬出朋友的豁达与自己的拘谨,提出了对人生快乐的深刻质疑。
"真难学,是得留且住,欲去须回。何时竹屋茅斋。" 这几句流露出一种无奈,同时也透露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渴望和不易实现的复杂情感。
"去相傍为邻三径开。撰小窗临水,危亭当巘,随宜有竹,著处须梅。坐读黄庭,手援紫藟,一寸丹田时自栽。" 这一段具体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享受和对精神修养的追求。
"当馀暇,更与君来往,林下徘徊。"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未来与朋友相聚的期待,以及在林间徜徉自得的情境,这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也象征着一种精神自由。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西和对岩韵
白沙罗罗石齿齿,泾溪溪水清且驶。
舒姑泉合麻川来,印文一折三百里。
此间水西天下稀,复嶂重岩匝烟水。
水也古寺何阴森,南齐永平构遗址。
殿脚插入玻璃光,钟声飘来翠微里。
寺后一池名浴龙,风光风光昔游此。
老僧一定垂百年,钵中蜿蜒背人起。
作帝何似栖禅佳,博得长安一邦耳。
大中事琐不足论,胡贬才人子温子。
白龙且有豫且困,泄愤区区无乃鄙。
遗迹空指烟霞间,千秋未移云物美。
谢守题诗亦寂寥,葛洪丹井荒荆枳。
神仙富贵两茫茫,惟有活溪流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