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途中有感漫纪》
《途中有感漫纪》全文
明 / 陈天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当午(dāng wǔ)的意思:指正午的时候。

机关(jī guān)的意思:指精密的设计和巧妙的安排,也指用来处理事务或解决难题的智谋和手段。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披雾(pī wù)的意思:披雾是指犹如披上了一层薄雾,形容景色朦胧、模糊不清的样子。

疋马(pǐ mǎ)的意思:形容马跑得非常快。

三两(sān liǎng)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约是三到五个。

扫榻(sǎo tà)的意思:指拂去床上的尘土,比喻清除害羞、犹豫、顾忌等心理障碍,勇往直前。

双旌(shuāng jīng)的意思:指两面旗帜,比喻双方力量相当,互不相让。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晓行(xiǎo xíng)的意思:指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非常清楚,行动也非常得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行路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披雾蒙烟散晓行”,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晨出行的景象。雾气和烟霭在阳光的照耀下逐渐消散,透露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期待。

接着,“萧萧疋马引双旌”一句,通过“疋马”(匹马)和“双旌”(两面旗帜)的描绘,营造了一种行进中的动态美。马蹄声与风声交织,仿佛引领着读者一同踏上旅途,感受行进中的自由与壮阔。

“老僧扫榻日当午”则将视角转向了途中的一处静谧之地。午后的阳光洒在僧人清扫的榻上,这一场景既展现了僧人的日常修行生活,也寓意着内心的清净与平和。老僧的出现,为旅途增添了一份人文关怀和精神寄托。

最后一句“笑破机关三两声”,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收尾。这里的“机关”可能指代的是复杂的人事纠葛或内心的忧虑。通过“笑破”二字,诗人巧妙地化解了这些困扰,传递出一种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笑声打破了紧张与束缚,让人感受到旅途中的轻松与愉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在旅途中寻求内心平静与和谐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陈天资
朝代:明

陈天资,号石冈。饶平人。明世宗嘉靖十四年(一五三五)进士。官湖广布政使。致政归。留心搜辑地方文献,有《东里志》。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有传。
猜你喜欢

梅花绝句四首·其一

草草斜阳度水湾,乱鸦黄叶满柴关。

多因懒逐东风嫁,屡被催妆不出山。

(0)

为鲤南四弟家修写梅系以八绝句·其四

绮窗别后换春晖,两载花时意绪违。

花若能言还太息,陇头风雪未曾归。

(0)

为潘霞青写梅二首·其二

冻香飘漾满柴关,淡著清标岁务閒。

溪水每随孤笛远,野风时送暮禽还。

平分春色留芳讯,碎点烟光照玉颜。

曾是月斜霜气重,滞人寒梦落空山。

(0)

梅花杂咏二十首仿渔洋秦淮杂诗体为章黻云作·其十三

独倚西风醉醁醽,云阶月地几垂青。

破寒岁岁催人老,摇落王家顿有亭。

(0)

将旋莲厅留别张小琴

何幸风规接老成,五旬重聚倍心倾。

人能孝友多真性,诗到和平是正声。

已向词章投臭味,更从道义见交情。

不堪同是离家客,临别殷勤百感生。

(0)

冯氏族姑七十寿诗

女箴闺范今榛芜,巾帼灵光不可无。

孝慈礼法作世模,兼懿美者惟吾姑。

幼而敦敏性特殊,咏絮簪花为亲娱。

十年不字恋庭除,木兰曹娥慕古徒。

濒嫁刲臂作脯朐,留以疗母母病瘉。

至诚感格到发肤,论孝宁得称为愚。

作嫔始兴汉庭儒,中州使节迎轩鱼。

上奉温凊絜兰腴,肃雍戒旦内顾纾。

谢公教儿赖闺?,岂特閒言泯衣芦。

十年京朝清宦俱,易米犹资换鹅书。

井臼常为助储胥,贵而不骄忘翚褕。

白鸡忽兆鵩在庐,松楸负土几拮据。

勤勤继述勖藐孤,之官作赋章江隅。

封鲊教廉众所誉,方期河阳奉板舆。

嬴博之痛真可吁,伶仃千里双孙雏。

牵萝补屋幸安居,丸熊劝学良哓瘏。

抚孤两世心力劬,古之贤母无以踰。

余时珂乡分郡符,相见慰劳增欷歔。

谓姑所遭信多荼,晚节食报理不诬。

荏苒世变一星馀,两孙学成才甚都。

呀呀抱子秀瑶瑜,禄养虽薄色怡愉。

报刘之年在兹乎,六桥三竺锦绣如。

寿筵初启千花敷,綵衣相将鸠杖扶。

恩荣旧事灿芝涂,晚近绰楔徒区区。

宣文纱幔垂流苏,春晖绵绵永无渝。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