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三 闾 祠 清 /查 慎 行 平 远 江 山 极 目 回 ,古 祠 漠 漠 背 城 开 。莫 嫌 举 世 无 知 己 ,未 有 庸 人 不 忌 才 。放 逐 肯 消 亡 国 恨 ?岁 时 犹 动 楚 人 哀 !湘 兰 沅 芷 年 年 绿 ,想 见 吟 魂 自 往 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背城(bèi chéng)的意思:指放弃城池,退守到较为安全的地方。也可指放弃防守,主动出击。
不忌(bù jì)的意思:不拘束,不顾忌
放逐(fàng zhú)的意思:指被迫离开原居地,被流放到他地;也可用于比喻被排斥、被边缘化。
忌才(jì cái)的意思:忌惮优秀的人才,对有才能的人心存嫉妒和排斥。
极目(jí mù)的意思:极目指的是向远处极目远望,形容目光远大、眼界宽广。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举世(jǔ shì)的意思:指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人所共知的。
漠漠(mò mò)的意思:形容景色模糊、朦胧不清。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平远(píng yuǎn)的意思:平远意指平坦而遥远的距离,也可引申为抱负或目标的追求。
岁时(suì shí)的意思:指一年的季节和时节。
往来(wǎng lái)的意思:往来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来去、交流、来往等意思。
亡国(wáng guó)的意思:指国家灭亡或国家面临灭亡的危险。
未有(wèi yǒu)的意思:从未有过,以前没有过的事情。
无知(wú zhī)的意思:指那些缺乏知识或者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常常不会有所顾虑,因为他们对危险或者困难一无所知。
想见(xiǎng jiàn)的意思:希望见到某人或某物。
消亡(xiāo wáng)的意思:指物体、事物、势力等逐渐消失、灭亡。
吟魂(yín hún)的意思:吟咏歌颂英灵的魂魄。
庸人(yōng rén)的意思:庸碌无能的人,指没有才干、没有作为的人。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 注释
- 三闾(lǘ)祠:位于湖南汨罗,为纪念屈原而建。
屈原曾官三闾大夫,故名。
极目:纵目远眺,尽目力所及。
漠漠:这里形容荒凉寂寞。
放逐:屈原曾经被流放。
亡国恨:楚国灭亡在屈原逝世以后,但在屈原生前,楚国郢(yǐng)都就已经被秦兵攻破,屈原作有《哀郢》。
岁时:一年中的节令。
楚人:即居住在楚地的人。
湘兰沅芷:“湘”、“沅”均为水名,今湖南境内的两条江流。
“兰”、“芷”均为芳草名,屈原常用以比喻正人君子及自比。
吟魂:诗人的灵魂。
这里指屈原。
- 翻译
- 纵目远眺,只见见江流蜿蜒,远山逶迤,近处古老的三闾祠,却萧条冷落,背城而立。
不要埋怨当时无人了解你忠心耿耿,历史上没有庸俗小人不忌贤妒才。
驱逐流放哪里能消除亡国之恨,直至今日逢年过节也总是激起楚人的悲哀!
蕙兰白芷年年绿遍湘江沅江两岸,料你英灵定会眷怀故地常来常往。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三闾祠》,描绘了诗人站在平远江山之巅,回望古祠坐落在城墙之外的宁静而荒凉景象。诗人感慨万分,即使在世间知音难觅,也不应因此自我贬低,因为庸人往往会对才子产生嫉妒。他进一步思考,被放逐的遭遇并不能消除亡国之恨,反而会在每个年节触动楚人的哀思。最后,诗人借湘兰沅芷年复一年的翠绿,表达了对屈原吟游之魂的深深怀念,暗示其精神将永远在故地流转。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命运无常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