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练(bái liàn)的意思:指白色的练子,比喻人的品德纯洁无瑕疵。
贝叶(bèi yè)的意思:贝叶意为贝壳的叶子,比喻微小而珍贵的东西。
才子(cái zǐ)的意思:指具有卓越才华的人,特指文学才子。
参天(cān tiān)的意思:形容树木高大挺拔,直插云霄。
慈氏(cí shì)的意思:指对人民或他人怀有慈悲之心,关爱他人,有同情心。
鹅群(é qún)的意思:形容人们群居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帮助。
经文(jīng wén)的意思:指有关经书、文献的内容或言论。
琅函(láng há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信的内容精美、优雅。
练裙(liàn qún)的意思:指女子在家中练习舞蹈时穿着的裙子。比喻学习艺术或技能的初级阶段。
三五(sān wǔ)的意思:指数量为三或五,形容不多但足够。
山阴(shān yīn)的意思:山的背阴面,指被遮蔽或被忽视的地方。
天竺(tiān zhú)的意思:指印度,也用来形容远方或外国。
箨冠(tuò guān)的意思:比喻官职高而权威重。
相闻(xiāng wén)的意思:指两地相距很远,却能互相听到对方的消息或声音。
写经(xiě jīng)的意思:指写作时的准确、流畅,如经书一般。
白练裙(bái liàn qún)的意思:指女子婀娜多姿、容貌美丽动人。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为王员外宗鲁所作的一首赠诗。诗中表达了对王员外多才多艺的赞美,以及对其在佛学和书法方面的深厚造诣的欣赏。
首联“学参天竺久相闻,才子为郎几似君”,赞扬了王员外在天竺(古代指印度)学习佛法多年,其才华与品德堪比君子。接着,“曾共箨冠游梵苑,故烦贝叶写经文”两句,描述了两人曾经一同游览佛教圣地,王员外用贝叶(古代用于书写佛经的材料)写下经文的情景,体现了他对佛教文化的虔诚和深入研究。
“讽来慈氏琅函字,笔掩羊家白练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王员外在书法上的高超技艺。他模仿慈氏(佛教中的菩萨名)的字体,书法如行云流水,甚至超越了羊家(古代著名书法家)的白练裙般细腻流畅的笔触。这不仅展现了王员外在书法艺术上的卓越成就,也暗示了他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和谐统一。
最后,“藏得山阴三五帖,便应溪阁署鹅群”两句,以王员外收藏的几幅书法作品为例,说明他的作品不仅数量不多,但每一幅都足以彰显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的“鹅群”可能是一种比喻,暗示王员外的作品如同一群珍稀的鹅群,珍贵而独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王员外在佛学和书法领域的卓越成就,以及诗人对他个人魅力和艺术才华的高度赞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远游篇寿立斋
我歌远游篇,西望心悠然。
孰能为此游,渺渺重山川。
和鸾车班班,珩佩声珊珊。
块视几邱陵,带视几流泉。
正气凝阳刚,端操凌云烟。
犹将径天地,奚独此江山。
黄鹄以为御,鸾凤以为参。
云旗何扬扬,八龙亦蜿蜿。
一举众山小,再驰天地宽。
三驾跨八极,高驰阊阖间。
正阳以为粮,六气以为餐。
金丹毓天和,玉色頩脕颜。
俯视世蚊虻,起灭瓮盎边。
高超凌太初,达观真后天。
愿言膏吾车,执鞭随两骖。
和康甫兄见寄
梦想南亭倚翠岑,手栽松竹已成阴。
白云不是无留意,出得山来四海心。
答吴伯固
伯固读我诗,掉头吟不休。
明日踵我门,作诗还相投。
初读颇怪骇,如录万鬼囚。
笔墨又劲绝,涌纸花光流。
想其挥扫时,天匠无雕锼。
倒下百箧珠,滑走不可收。
嗟余文字拙,瑕颣多疮疣。
乃如丑老妇,见此明镜羞。
美言反见诵,伦拟非其俦。
扶树腐木茂,使之凌昆丘。
又欲唱其宫,使我商以讴。
相搏如风雷,直与郊愈侔。
子趋则甚易,于我宁得不。
力敌气遂作,声应律乃酬。
譬如楚汉翁,画地争鸿沟。
我才非子对,何足当戈矛。
幸子时见过,高吟消百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