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鹧鸪,尔本此乡鸟。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山 鹧 鸪 唐 /白 居 易 山 鹧 鸪 ,朝 朝 暮 暮 啼 复 啼 ,啼 时 露 白 风 凄 凄 。黄 茅 冈 头 秋 日 晚 ,苦 竹 岭 下 寒 月 低 。畬 田 有 粟 何 不 啄 ,石 楠 有 枝 何 不 栖 。迢 迢 不 缓 复 不 急 ,楼 上 舟 中 声 暗 入 。梦 乡 迁 客 展 转 卧 ,抱 儿 寡 妇 彷 徨 立 。山 鹧 鸪 ,尔 本 此 乡 鸟 。生 不 辞 巢 不 别 群 ,何 苦 声 声 啼 到 晓 。啼 到 晓 ,唯 能 愁 北 人 ,南 人 惯 闻 如 不 闻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人(běi rén)的意思:指北方人,也用来形容性格直爽、坦率的人。
不栖(bù qī)的意思:不停留、不驻扎
不急(bù jí)的意思:不着急,不急躁,不急于做某事。
不辞(bù cí)的意思:不顾、不避。
朝暮(zhāo mù)的意思:指一天的早晨和傍晚,也指时间的短暂和转瞬即逝。
朝朝(zhāo zhāo)的意思:每天,每日
彷徨(páng huáng)的意思:形容心神迷茫,不知所措。
寡妇(guǎ fù)的意思:寡妇是指丧偶的女性,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物品的缺乏或匮乏。
何苦(hé kǔ)的意思:为什么要受苦,为什么要做无谓的努力
何不(hé bù)的意思:表示提出建议或劝告,意思是为什么不去做某件事情。
苦竹(kǔ zhú)的意思:形容人遭受磨难、痛苦的境况。
楼上(lóu shàng)的意思:指的是在地位、权力或智慧上高于某人。
露白(lòu bái)的意思:指事情的真相或秘密被揭示或暴露出来。
梦乡(mèng xiāng)的意思:指睡梦中的状态,也可比喻逝去的时光或过去的事情。
暮暮(mù mù)的意思:黄昏时分;夜幕降临;天色渐暗
南人(nán rén)的意思:指南方人,即南方的人。
凄凄(qī qī)的意思:形容寂寞、凄凉、哀怨的样子。
迁客(qiān kè)的意思:指迁徙的人或群体
秋日(qiū rì)的意思:指秋天的日子,也可引申为秋天的景色或氛围。
日晚(rì wǎn)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一天一天地过去。
山鹧(shān zhè)的意思:指山上的鹧鸪,形容山林幽静、宜人。
石楠(shí nán)的意思:指人的气质或性格坚强不屈,坚定不移。
迢迢(tiáo tiáo)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或心思思念的样子。
头秋(tóu qiū)的意思:头秋是一个描述秋季开始的成语,意为初秋、秋季初。
展转(zhǎn zhuǎn)的意思:转变、变化。
鹧鸪(zhè gū)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相得益彰,互相依存。
中声(zhōng shēng)的意思:中声指的是声音清脆悦耳,中听而不刺耳。
朝朝暮暮(cháo cháo mù mù)的意思:朝朝代表白天,暮暮代表晚上。表示日复一日,时时刻刻,形容某种长期重复的状态或情况。
- 注释
- 山鹧鸪:一种鸟类,常在山林中啼叫。
朝朝暮暮:每天早晚,形容时间长久。
黄茅冈:地名,具体位置未知,可能是诗人的想象或记忆中的地方。
畬田:烧荒后新开垦的田地。
石楠: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迁客:远离家乡的旅人。
展转:翻来覆去,形容难以入睡的样子。
寡妇:失去丈夫的女子。
北人:指远离南方的人,可能指诗人自己或北方的游子。
南人:生活在南方的人。
- 翻译
- 山鹧鸪啊,日日夜夜不停地啼叫,啼声在风中带着凄凉。
黄茅冈的秋日晚上降临,苦竹岭的冷月下垂得更低。
田地里有粮食为何不啄食,石楠树有枝条为何不栖息?
叫声悠长而不急不缓,从楼上传入舟中的耳畔。
思乡的过客辗转难眠,怀抱孩子的寡妇徘徊不定。
山鹧鸪,你本是这里的鸟。
生来不离巢也不离群,为何要苦涩地啼叫至天明。
啼至天明,只能让北方人忧愁,南方人听惯了仿佛没听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景图和生活场景,通过山鹧鸪的啼叫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洁而蕴含深意。
“山鹧鸪,朝朝暮暮啼复啼,啼时露白风凄凄。”开篇便以山鹧鸪的啼叫声营造出一派萧瑟秋意,反复的啼叫与清晨露水和凛冷的风相互交织,显得格外凄凉。
“黄茅冈头秋日晚,苦竹岭下寒月低。”这两句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象,秋色渐浓的山岗上,一轮明月悬挂在苦竹林间,月光映照着寒冷的夜晚,更增添了一份静谧与孤寂。
“畬田有粟何不啄,石楠有枝何不栖?”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的质疑和对现实的不满。这里的畬田和石楠象征着理想中的安稳生活,为何山鹧鸪却不能享受这份平静?
“迢迢不缓复不急,楼上舟中声闇入。”山鹧鸪的啼叫声,在诗人耳边回荡,既不匆忙也不拖沓,这种节奏感染着楼上和舟中的空间,让听者也能感受到那种悠扬的啼声。
“梦乡迁客展转卧,抱儿寡妇彷徨立。”这里描写了旅途中的人在异乡他乡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家中的寡妇抱着孩子,心中充满忧虑和不舍。
“山鹧鸪,尔本此乡鸟。生不辞巢不别群,何苦声声啼到晓。”诗人呼唤山鹧鸪,本是这里的鸟类,为何要在清晨时分不断地啼叫?这不免让人感到有些苦涩。
“啼到晓,唯能愁北人,南人惯闻如不闻。”最后,诗人通过山鹧鸪的啼叫声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种声音只会让北方的人感到忧愁,而南方的人们早已习以为常,不再留意。
整首诗通过山鹧鸪的啼叫声,传递出一种秋思和乡愁,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亲情与故土的眷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