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捣练子.桥头》
《捣练子.桥头》全文
明 / 董以宁   形式: 词  词牌: 捣练子

金作勒,玉为羁。小马惊香何处嘶。

板桥头扉半掩,几丝杨柳黄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板桥(bǎn qiáo)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出现断层,比喻事物的连接中断或发展不顺利。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红板(hóng bǎn)的意思:指红色木板,也表示受到严厉处罚。

黄鹂(huáng lí)的意思:形容人的口才好,能言善辩。

桥头(qiáo tóu)的意思:桥头是指河流或道路的起点或交汇处。在成语中,桥头常常比喻事物的开始或转折点。

小马(xiǎo mǎ)的意思:形容局势危险或处境艰难时,勇往直前,毫不畏惧。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鉴赏

这首《捣练子·桥头》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江南春日景象。开篇“金作勒,玉为羁”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马具的华美比作黄金与美玉,暗示了主人身份的尊贵与生活之奢华。接着,“小马惊香何处嘶”一句,通过小马的惊慌嘶鸣,巧妙地引入了春天的气息,同时也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动态感。

“红板桥头扉半掩”,红板桥,是江南水乡常见的木质桥梁,以其鲜艳的颜色和独特的材质成为风景的一部分。半掩的门扉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未完的故事。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感,也激发了读者的想象,让人联想到桥下潺潺的流水和可能隐藏在门后的秘密世界。

最后,“几丝杨柳挂黄鹂”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杨柳轻拂,黄鹂啼鸣,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黄鹂的鸣叫与杨柳的摇曳相映成趣,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春天的美好与希望。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江南春日的美景与情感巧妙融合,既展现了自然风光的魅力,也蕴含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感慨。

作者介绍

董以宁
朝代:明   字:文友   籍贯: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

董以宁(约公元1666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人,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同里结国仪社,委以启札。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魏裔介未与一面,为之倾倒。以宁于历象、乐律、方与之指,多所发明。
猜你喜欢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候晓踰闽峤,乘春望越台。

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

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

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

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

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

(0)

忆江南·其十

学道客,修养莫迟迟。

光景斯须如梦里,还丹粟粒变金姿,死去莫回归。

(0)

七言·其三十八

浮名浮利两何堪,回首归山味转甘。

举世算无心可契,谁人更与道相参。

寸犹未到甘谈尺,一尚难明强说三。

经卷葫芦并拄杖,依前担入旧江南。

(0)

寄江滔求孟六遗文

南望襄阳路,思君情转亲。

偏知汉水广,应与孟家邻。

在日贪为善,昨来闻更贫。

相如有遗草,一为问家人。

(0)

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其四第四拍

山川路长谁记得,何处天涯是乡国?

自从惊怖少精神,不觉风霜损颜色。

夜中归梦来又去,朦胧岂解传消息。

漫漫胡天叫不闻,明明汉月应相识。

(0)

罢郡归洛阳寄友人

远谪年犹少,初归鬓已衰。

门闲故吏去,室静老僧期。

不见蜘蛛集,频为佝偻欺。

颖微囊未出,寒甚谷难吹。

濩落唯心在,平生有己知。

商歌夜深后,听者竟为谁。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