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蝉琴》
《蝉琴》全文
清 / 朱晓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趋洁秋蝉韵,琴弹一往清。

居高留石曲,应接入泉声。

雉舞吟风散乌啼月生

余香来远树,古调幽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蝉韵(chán yùn)的意思:指蝉鸣声的韵律,形容声音悠扬动听。

风散(fēng sàn)的意思:风吹散了,形容事物被分散或散失。

古调(gǔ diào)的意思:指古代的音乐、曲调、文学风格等,也用来形容古老的风格、气息。

乌啼(wū tí)的意思:形容极度悲伤或凄凉。

一往(yī wǎng)的意思:形容人的心志坚定,一心向前,毫不动摇。

吟风(yín fēng)的意思:指吟咏风景、吟诗作赋等艺术活动。

应接(yìng jiē)的意思:应付接待,应对接纳。

幽情(yōu qíng)的意思:幽情指的是内心深处的柔情和感伤,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情感内敛、柔软,表达一种含蓄的情感。

余香(yú xiāng)的意思:指事物消失后,留下的余味或余泽。

月生(yuè shēng)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如同月亮的轮廓一样,逐渐显现出来。

鉴赏

这首诗以“蝉琴”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蝉与古琴的和谐共鸣,营造出一种高雅而清幽的艺术氛围。

首先,“趋洁秋蝉韵,琴弹一往清”,开篇即以秋蝉的清韵与古琴的悠扬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纯净而深远的美感。秋蝉的鸣叫,仿佛是大自然最纯粹的声音,而古琴的弹奏,则是人类艺术情感的表达,两者结合,形成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和谐。

接着,“居高留石曲,应接入泉声”,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静谧与自然的和谐。居高临下的位置,使得琴声能够与远处的泉水声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远的意境。这里的“石曲”不仅指实际的石头上的曲谱,更象征着音乐与自然的融合,以及艺术家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雉舞吟风散,乌啼爽月生”,这两句通过雉鸡的舞蹈和乌鸦的啼叫,以及风的吟唱和月的清爽,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季节感。雉鸡的舞蹈与乌鸦的啼叫,虽是自然界中的常见景象,但在诗人的笔下,却赋予了它们独特的艺术魅力,与之前的静谧场景形成了对比,增添了诗作的生动性和层次感。

最后,“余香来远树,古调寄幽情”,收尾处以“余香”和“古调”作为点睛之笔,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之情,也暗示了音乐与自然、时间之间的微妙联系。余香来自远处的树木,象征着记忆中美好的瞬间;古调则寄托了诗人深邃的情感,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音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艺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与寄托。它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与艺术和谐共融的作品,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情独白。

作者介绍

朱晓琴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却归巴陵途中走笔寄唐知言

去年腊月来夏口,黑风白浪打头吼。

橹声轧轧摇不前,看他撩乱张帆走。

逾月始到鹦鹉洲,呜呜暮角喧城头。

逡巡未得见官长,梦寝但觉生愁忧。

军中贤倅李监察,人马晓来兼手札。

教令参谒礼数全,头头要处相称掣。

唐氏一门今五龙,声华殷殷皆如钟。

就中十一最年少,别有俊气横心胸。

巧缀五言才刮骨,却怕柱天身硉矹。

后辈无劳续出头,坳塘不合窥溟渤。

君家三兄旧山侣,方寸久来常许与。

不觉淹留两月馀,风光漫烂生洲渚。

宇文文学儒家子,竹绕书斋花映水。

醉舞狂歌此地多,有时酩酊扶还起。

猥蒙方伯怜饥贫,假名许得陪诸宾。

酒家债负有填日,恣意颇敢排青缗。

余瞿二家同爱客,园蔬任遣奴人摘。

野狐泉头银叶方,一别十年今再觌。

更有风流歙奴子,能将盘帕来欺尔。

白马青袍豁眼明,许他真是查郎髓。

良会芳时难再来,隙光电影长相催。

扁舟惆怅人南去,目断江天凡几回。

(0)

六叹·其六

汉臣一没丁零塞,牧羊西过阴沙外。

朝凭南雁信难回,夜望北辰心独在。

汉家茅土横九州,高门长戟封王侯。

但将钟鼓悦私爱,肯以犬羊为国羞。

夜宿寒云卧冰雪,严风触刃垂旌节。

丁年奉使白头归,泣尽李陵衣上血。

(0)

邠州词献高尚书三首·其三

朔方忠义旧来闻,尽是邠城父子军。

今日兵符归上将,旄头不用更妖氛。

(0)

小石上见亡友题处

笋石清琤入紫烟,陆云题处是前年。

苔侵雨打依稀在,惆怅凉风树树蝉。

(0)

吊膳曹从叔郎中

华省支残俸,寒蔬办祭稀。

安坟对白阁,买石折朱衣。

蜀客弹琴哭,江鸥入宅飞。

帆吹佳句远,不独遍王畿。

(0)

羽檄本宣明,由来敷木声。

联翩通汉国,迢递入燕营。

毛义持书去,张仪韫璧行。

曹风虽觉愈,陈草始知名。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