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清多奏颂,还向阁门通。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秦 主 客 迁 侍 仪 使 明 /高 启 蕃 客 来 曾 识 ,衣 冠 上 国 风 。承 恩 趋 北 阙 ,罢 直 出 南 宫 。导 驾 炉 烟 里 ,催 班 漏 点 中 。时 清 多 奏 颂 ,还 向 阁 门 通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罢直(bà zhí)的意思:指不再继续直接进行某种活动或行为。
北阙(běi què)的意思:指高大的宫阙,比喻高峻的山峰或高耸入云的建筑物。
蕃客(fān kè)的意思:指外地来的人,尤指从边远地区来的人。
承恩(chéng ēn)的意思:接受恩惠,承受恩德。
点中(diǎn zhōng)的意思:指抓住要害或要点。
国风(guó fēng)的意思:国家的风格和气质,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点和风貌。
漏点(lòu diǎn)的意思:指在某种活动或工作中出现疏漏或遗漏的情况。
炉烟(lú yān)的意思:指炉灶上冒出的烟,比喻有功无名或者功劳被埋没。
南宫(nán gō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行为举止高贵、庄重,也指人的品格高尚、光明正大。
上国(shàng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在某个方面超过其他国家或地区。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所作的《送秦主客迁侍仪使》。诗中描绘了秦主客(可能是外国使者)在朝廷中的经历和荣耀。首句“蕃客来曾识”表达了对外国使者来访的认同,接着“衣冠上国风”赞美其举止得体,如同上国之风。秦主客因受恩而得以接近皇宫(“承恩趋北阙”),结束值勤后从南宫出来,显得尊贵而忙碌(“罢直出南宫”)。他在皇帝出行时担任引导(“导驾炉烟里”),在报时的漏壶声中参与仪式(“催班漏点中”)。在太平盛世,他常有机会进献颂歌(“时清多奏颂”),这些颂歌最终会传达给阁门,显示出其地位的重要。整首诗通过细节描绘,展现了秦主客在宫廷生活的尊荣与责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国香慢.书纫秋小传后为王味隒观察赋
神女珠还。甚一春梦雨,玉佩珊珊。
应从画图重省,月冷萧关。
赋罢高唐何处,片云杳、不是巫山。
长斋依绣佛,蕙带飘零,纸帐清寒。
青青河畔草,记金枝翠羽,飞度皋兰。
返魂归踽,暮雨又洒旌竿。
渺渺烟空四远,第四弦、凄绝谁弹。
相思了无益,明月胥江,柔橹双环。
八声甘州.寄星五兄泸溪
带蛮烟几点倚孤城,遥接夜郎西。
傍伏波故迭,春风调鹤,夜月听鸡。
小邑乍闻弦诵,佳政到锄犁。
底事衡阳雁,回雁峰迷。
二酉山空人去,问石床万卷,近属泸溪。
料讼庭无事,白雪照青藜。
怕曾经、楚魂骚怨,送沅湘、落日又猿啼。
伤迟暮、江蓠江芷,芳草萋萋。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