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蜡梅三绝·其一》
《蜡梅三绝·其一》全文
宋 / 潘良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孤芳移种仙家,故着轻黄日华

举世但知梅蕊白,不知还有蜡梅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孤芳(gū fā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环境中独自杰出、独树一帜。

举世(jǔ shì)的意思:指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人所共知的。

蜡梅(là méi)的意思:比喻不畏严寒,能在寒冷的冬季中开花结果的植物。也用来形容坚强不屈的精神。

梅蕊(méi ruǐ)的意思:指梅花的花蕊,比喻事物的精华、精髓。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轻黄(qīng huáng)的意思:形容颜色浅黄或淡黄。

日华(rì huá)的意思:指太阳光辉,形容光彩耀眼,光辉灿烂。

仙家(xiān jiā)的意思:指仙人的家族或仙界的居住地。也用来形容人们生活得非常优雅、高尚,或者形容某个地方环境优美、令人向往。

移种(yí zhǒng)的意思:移动植物的种子或苗木,使其生长在新的地方。

映日(yìng rì)的意思:映照着太阳的光芒,形容光辉灿烂、美丽动人。

鉴赏

这首诗名为《蜡梅三绝(其一)》,作者是宋代诗人潘良贵。诗中,诗人以蜡梅为描绘对象,通过"孤芳移种自仙家"一句,表达了蜡梅的高洁与不凡,仿佛是从仙境中移植而来。接下来的"故着轻黄映日华",描绘了蜡梅在阳光下展现出淡雅的黄色,显得格外醒目。诗人通过对比"举世但知梅蕊白",强调了蜡梅虽然不像梅花那样普遍以其洁白闻名,但却有独特的"蜡黄"色彩,暗示了它的低调与别致。整首诗赞美了蜡梅的个性和内在美,寓含了对独特品质的欣赏和珍视。

作者介绍
潘良贵

潘良贵
朝代:宋

潘良贵(约1086—1142),字子贱(原名京,字义荣),号默成居士,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北宋政和五年(1115)进士,授秘书郎。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登上舍第,为太学博士,累迁提举淮南东路常平。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对,论何桌等人不可用,黜监信州汭口排岸,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召为左(一作右)司谏,因请诛叛命者,忤时相,去职奉祠。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起为左司员外郎,与宰相吕颐浩语不合,出知严州,未几又奉祠。五年,起权中书舍人。八年,再奉祠。九年,起知明州,一年后离职奉祠。二十年,坐与李光
猜你喜欢

赠台湾总督府属池浦和三郎、台南厅属牧野斌、盐务专卖所支配人钜鹿赫太郎

相逢海外若平生,谁主谁宾谢送迎。

千里不胜轮铁倦,同文多感译鞮清。

晓风残月余诗梦,豪竹哀丝带酒醒。

东亚且联唇齿谊,两家门户各支撑。

(0)

春夜会赤崁城·其二

偶携铁砚走风尘,萍水相逢尽角巾。

南月惊乌歌舞夕,红潮渐上颊边匀。

(0)

太白楼·其一

世事真同水上浮,金龟好换酒家愁。

山东李白今何在,城下惟瞻太白楼。

(0)

郑子玄不顾雨雪之难走潞河欲寻旧交予惧其或有嗟来也故作诗三章以慰其行·其二

四顾堪愁绝,连天一月雪。

恐扺张家湾,难对贫交说。

(0)

菩萨蛮.新岁舟中望山

冬冬腊鼓催年罢,江波碧泻春如画。

春到已多时,梅花知不知。

山色随江掩,尽被东风染。

染得绿生生,一层深一层。

(0)

望海潮.海上

风来无地,云横有岸,中边一碧浮沉。

方丈去遥,连翘舞倦,波涛终古难平,车马半空行。

问枯查羽客,几度曾经?

暮色苍苍,拟将心曲托孤琴。

沧州何处伤情,怕重闻水浅,还见尘生。

青海孤军,乌湖异域,唐家遗迹堪惊。

西北是神京,幸中原无事,人道休兵。

忽近烟台乱鸦,斜日大旗横。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