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出处(chū c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或起源。
断国(duàn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的疆土被分割或割让给他国,导致国家瓦解或灭亡。
高门(gāo mén)的意思:指高门阀贵族家庭,也泛指高高在上的权贵阶层。
可不(kě bù)的意思:表示赞同或确认,相当于“是的”、“没错”。
稂莠(láng yǒu)的意思:指品质良莠不齐,好坏参半。
良贵(liáng guì)的意思:指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人。
凛然(lǐn rán)的意思:形容人的神情或气势严肃、庄重,充满威严和冷峻。
临风(lín fēng)的意思:站在风中,感受风的吹拂。形容人物英姿飒爽,意气风发。
耐久(nài jiǔ)的意思:指物品经过时间考验后能够长期使用,不易损坏或磨损。
山斗(shān dǒu)的意思:指山峰相互对峙,争斗不休。
傥来(tǎng lái)的意思:形容事物突然出现或者突然到达。
特立(tè lì)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思想、行为等方面与众不同,独立自主,不随大流。
雾雨(wù yǔ)的意思:雾和雨一起出现,形容天气阴沉、潮湿。
轩冕(xuān miǎn)的意思:指君主即位后,戴上皇冠,穿上龙袍,举行隆重的加冕典礼,成为国家的统治者。也比喻最高权力的象征。
严冬(yán dōng)的意思:指寒冷的冬季,形容气候非常严寒。
- 翻译
- 权位得失看淡如过客,真正的价值本就自在。
在人生的进退之间,他与世间豪杰抗衡。
他的举止适合高贵门第,足以影响国家命运。
面对清风,我思绪万千,风雨中稻草丛生。
如同寒冬中挺拔的松柏,他独特坚韧,持久不变。
- 注释
- 轩冕:权位,官职。
傥来:偶然得到,非本意。
良贵:真正的价值。
出处:进退,仕途得失。
揭山斗:抗衡,较量。
雅宜:适宜,恰当。
断国:影响国家。
耿予思:使我深思。
雾雨:风雨,比喻艰难困苦。
稂莠:稻田杂草,比喻乱七八糟的事物。
凛然:严肃而令人敬畏的样子。
严冬柏:寒冬中的松柏,象征坚韧。
特立:独立,独特。
耐久:持久,经得起时间考验。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孙应时的作品,属于送别诗。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厚情感和不舍之意。
“轩冕付傥来,良贵应自有。” 这两句开头即设定了一种超脱尘世、崇高清雅的境界。轩冕指的是车盖,可以引申为官位或地位的象征;而“良貴”则隐含着对友人品德和地位的赞美。
“若人出处间,与世揭山斗。” 这两句中,“若人”指代诗中的友人,表明他不仅在精神上与众不同,而且如同高山般屹立于世。这里强调了友人的卓尔不群和坚定不移。
“雅宜践高门,断国极可不。” 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友人登临高处的形象,表明他有资格进入“高门”,即品德高尚或地位尊贵之处。最后一字“不”在这里暗示一种对友人的肯定和赞许。
接下来的“临风耿予思,雾雨深稂莠。” 描述了诗人在面对自然风光时所产生的情感联想。“临风”让人生出无限感慨,“耿予思”则表达了诗人的怀念之情。而“雾雨深稂莠”则营造了一种朦胧、湿润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情绪色彩。
最后,“凛然严冬柏,特立终耐久。” 这两句以严冬中依旧挺立的柏树象征着友人的坚韧不拔和长久不衰,表达了对友人品格的高度评价和对友谊长存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比喻,传递出诗人对于友人高洁的人格、坚定不移的精神状态以及深厚的情谊所寄托的无限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