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非好饿,展禽非好黜。
展禽苟便去,何人肯佐国。
其迹则有殊,其道万为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野的《寓兴七首(其四)》,主要探讨了古代两位贤人伯夷和展禽的行为及其背后的道德意义。诗中提到伯夷和展禽并非单纯喜好饥饿或被贬,而是他们的选择体现了圣人的无私精神。伯夷如果接受俸禄,可能会助长邪恶,而展禽如果轻易离开职位,将无人能坚守国家。尽管他们的行为方式不同,但他们都遵循同一道德原则,那就是以个人的牺牲为万世垂范。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无论形式如何,道德原则的统一性。
南苑吹花,西楼题叶,故园欢事重重。凭阑秋思,闲记旧相逢。几处歌云梦雨,可怜便、汉水西东。别来久,浅情未有,锦字系征鸿。
年光还少味,开残槛菊,落尽溪桐。漫留得,尊前淡月西风。此恨谁堪共说,清愁付、绿酒杯中。佳期在,归时待把,香袖看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