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报国(bào guó)的意思:为国家贡献力量,为国家做出奉献。
濒海(bīn hǎi)的意思:濒海指的是靠近海洋或临近海岸的意思。
波荡(bō d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起伏不定,变化不定。
不中(bù zhōng)的意思:不中有中。
愁黛(chóu dài)的意思:指心情忧愁、沉重的样子。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孤栖(gū qī)的意思:独自居住或生活,没有伴侣或同伴。
国魂(guó hún)的意思:指一个国家的精神核心,国家的灵魂。
海难(hǎi nàn)的意思:指海上的灾难或事故。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龙战(lóng zhàn)的意思:指英勇奋战,战斗力强大。
普天(pǔ tiān)的意思:普遍天下,广泛世界。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升沉(sh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的地位、境遇或事物的发展变化的兴盛与衰败。
未亡(wèi wáng)的意思:指尚未死亡或灭亡。
夷夏(yí xià)的意思:指较为贫穷、落后的地方。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营尚(yíng shàng)的意思:指军队的行营整顿,也用来比喻整顿组织或整顿思想。
正统(zhèng tǒng)的意思:指符合传统、规定或权威的标准,合乎正道。
至尊(zhì zūn)的意思:最高、最尊贵的地位或身份。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 鉴赏
这首《厓门吊古》(其一)由明代诗人张鸣韶所作,通过对厓门这一历史地点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兴衰、民族情感以及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联“两厓波荡撼乾坤,龙战曾看拥至尊”描绘了厓门的壮丽景象,波涛汹涌,仿佛能撼动天地,曾经的龙争虎斗,见证了权力的更迭。这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暗含着对历史风云变幻的感慨。
颔联“一日未亡犹正统,普天何处不中原”表达了对历史延续性的思考。即使在最危急的一刻,仍坚守着正统之位,而这种正统精神,无论在何方,都如同中原大地一般,无处不在,象征着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坚韧。
颈联“残营尚带孤栖恨,濒海难销报国魂”则聚焦于人物的情感。残存的军队中,依然带着对失去家园的悲痛和对国家的忠诚,即便濒临大海,也无法消解那份为国捐躯的魂魄。这句诗深刻揭示了战争给个体带来的痛苦与牺牲,以及对国家的深情厚谊。
尾联“夷夏升沉还此地,万山愁黛向黄昏”将视角转向自然与时间的流逝,暗示历史的循环与变迁。在这片土地上,无论是夷族还是华夏,都经历了兴衰起伏,如同万山在黄昏时分呈现出的愁容,既是对过往的怀念,也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厓门这一特定的历史地点,展现了对历史、民族情感、个人命运以及国家兴衰的复杂思考,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历史厚重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谢君实端明惠牡丹
霜台何处得奇葩,分送天津小隐家。
初讶山妻忽惊走,寻常只惯插葵花。
和成都俞公达运使见寄
前年车从过天津,花底当时把酒频。
此日锦城花烂漫,何尝更忆洛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