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闻蝉声出高树,又见新波涨远塘。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天(bì tiān)的意思:指蓝天,晴朗明净的天空。
持盈(chí yíng)的意思:持续保持盈利,不断增加财富。
大雨(dà yǔ)的意思:形容雨势非常大,大到像倾盆而下一样。
霏烟(fēi yān)的意思:形容烟雾腾腾,如云霞一般的景象。
过午(guò wǔ)的意思:指时间已经过了正午,形容事情已经过去或者错过时机。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禾黍(hé shǔ)的意思:禾黍是指稻谷和黍谷,也泛指庄稼和粮食。
间作(jiàn zuò)的意思:指农田中两种或多种农作物在同一块土地上交错种植。
见新(jiàn xīn)的意思:指发现新的事物或新的情况。
诘晨(jié chén)的意思:指早晨天亮之际,战争或斗争开始的时间。
快晴(kuài qíng)的意思:形容天空晴朗明亮。
如是(rú shì)的意思:如此;正是这样。
时行(shí háng)的意思: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在一定的时期内流行或盛行。
时若(shí ruò)的意思:指时间像流水一样,转瞬即逝。
疏密(shū mì)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间隔或距离。
竦然(sǒng rán)的意思:恭敬、敬畏的样子。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懈弛(xiè chí)的意思:指松懈、放松、不努力。
烟丝(yān sī)的意思:形容烟雾缭绕,烟气弥漫的样子。
有如(yǒu rú)的意思:形容某物或某人与另一物或另一人非常相似或相仿,如同一样。
自问(zì wèn)的意思:自己问自己,自我审问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晚晴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内心情感的波动。
首句“诘晨雭霏烟丝”,描绘了清晨烟雾弥漫的朦胧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感觉。接着“疏密间作已过午”则描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烟雾逐渐散去,阳光开始穿透云层的情景。
“时行大雨审何妨,终冀快晴利禾黍。”表达了诗人对雨水的期待,认为即使大雨倾盆,也无妨于大地的滋养,最终希望雨后能迎来晴朗的天气,有利于农作物的成长。
“落晚云开晃夕阳,碧天似洗风含凉。”描绘了傍晚时分,乌云散去,夕阳映照在碧蓝的天空中,微风吹拂,带来一丝凉意的画面。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已闻蝉声出高树,又见新波涨远塘。”通过听到蝉鸣和远处池塘水位上涨的景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同时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循环。
“从愿时若有如是,自问何修而遇此。”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刻的珍惜和感激,同时反思自己是否有所修为,才能遇到如此美好的事物。
最后,“持盈祝稔益竦然,敕几遑敢萌懈弛。”意味着诗人面对丰收的喜悦,更加敬畏自然,不敢有丝毫懈怠,体现了对大自然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晚晴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