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炬(bǎo jù)的意思:比喻有才能的人,如明亮的火炬一样能照亮人们的前途。
臣僚(chén liáo)的意思:指君主统治下的官员,泛指朝廷官员。
传宣(chuán xuān)的意思:传递宣传消息或口信。
复道(fù dào)的意思:指多条道路并行不悖,相互交错的情况。
欢乐(huān lè)的意思:形容非常快乐、愉悦的心情。
火龙(huǒ lóng)的意思:火龙指的是火焰熊熊的龙,比喻势头猛烈或气势磅礴。
金莲(jīn lián)的意思:指一个女人的美貌和狡诈。
九霄(jiǔ xiāo)的意思:形容非常高远,极其广阔。
鸣鞘(míng qiào)的意思:指剑出鞘,表示战争即将开始或者事情即将发生。
三殿(sān diàn)的意思:指古代宫廷中的三座殿堂,也用来比喻地位高峻、声望显赫的人。
酥酒(sū jiǔ)的意思:形容酒质醇美,口感酥软。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下九(xià jiǔ)的意思:指某一事物或现象已经到达了最低点或最差的状态。
仙仗(xiān zhàng)的意思:指仙人或神仙所乘坐的车辆或坐骑。
夜半(yè bàn)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引申为事情的最关键或最紧要的时刻。
早朝(zǎo cháo)的意思:指清晨时分朝廷上朝,也泛指早晨起床。
太平无事(tài píng wú shì)的意思:形容社会安定,没有战乱和麻烦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欢庆的夜晚场景,通过对灯火、音乐、宴会等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幅盛世太平的图画。
“宝炬金莲一万条”中,“宝炬金莲”指的是精美的灯饰,这里形容它们如同无数的金色莲花,点缀在夜空之中,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万条"则强调了数量之多,显示出庆典的宏大与热闹。
“火龙围辇转州桥”句中,“火龙”可能是指灯饰中的火焰,或许是烟花的形象,"围辇转州桥"则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或庆典活动,灯光与人流在城镇的桥上汇聚,形成一道热闹的景观。
接下来的“月迎仙仗回三殿,风递韵音下九霄”则是对夜晚音乐和宫廷生活的一种描绘。“月迎仙仗”可能暗示着夜幕降临时,一队队华丽的仪仗队伍在月光下缓缓行进,“回三殿”可能指的是宴会结束后的撤离场景。而“风递韵音下九霄”则形容了音乐随风飘送,传遍整个天空,"九霄"常用来比喻高远,这里可能是对声音传播范围的夸张。
诗人接着写道:“登复道,听鸣鞘。再颁酥酒赐臣僚。”这里,“登复道”可能指的是宴会结束后的撤离或离开,“听鸣鞘”则是说在这过程中听到马铃声响起,而“再颁酥酒赐臣僚”则表明了宴会的丰盛与君王对臣下的恩惠。
最后,"太平无事多欢乐,夜半传宣放早朝"则是全诗的高潮,也是对整个场景最为概括的描述。"太平无事"暗示着社会的安宁和平静,而“多欢乐”则表达了人们在这样的背景下的喜悦心情。“夜半传宣放早朝”则可能是在说宴会持续至深夜,甚至到了半夜时分才开始宣布结束,准备次日清晨的朝会。
整首诗通过对灯光、音乐、宴会和宫廷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盛世太平的欢庆场景。尽管没有具体的历史背景,但从这份热闹和喜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安定与人民的快乐心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陆澧还吴中(一作刘长卿诗)
瓜步寒潮送客,杨花暮雨沾衣。
故乡南望何处,春水连天独归。
春日忆家(一作春日归山)
自觉劳乡梦,无人见客心。
空馀庭草色,日日伴愁襟。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路字刘太真撰序
子欲适东周,门人盈歧路。
高标信难仰,薄官非始务。
绵邈千里途,裴回四郊暮。
征车日云远,抚已惭深顾。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离字
大德讵可拟,高梧有长离。
素怀经纶具,昭世犹安卑。
落日去关外,悠悠隔山陂。
我心如浮云,千里相追随。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还字
夫子高世迹,时人不可攀。
今予亦云幸,谬得承温颜。
良策资入幕,遂行从近关。
青春灞亭别,此去何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