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赤勤好,偏用达道多。
- 鉴赏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白云仙人所作,名为《灵草歌三十九首》中的第一首,主题围绕“达道草”。诗中探讨了对“结汞”之事的理解与态度,以及对“灵草”的情感与认知。
首句“结汞事如何”,以“结汞”为引子,暗示了追求某种难以触及的目标或理想,这里的“汞”可能象征着一种难以把握的元素或力量。诗人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对人生追求的一种反思,即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应该抛弃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事物,如“灵草歌”中的“灵草”,这或许代表了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却充满灵性的美好事物。
接着,“莫抛灵草歌”一句表达了对这些美好事物的珍惜与不舍。诗人认为,在追求目标的同时,不应忽视生活中的小确幸和内在的精神滋养,正如“灵草歌”中的“灵草”,它们虽不起眼,却能给予心灵以慰藉和启迪。
后两句“只知赤勤好,偏用达道多”,进一步阐述了对生活的态度。前半句“只知赤勤好”强调了对努力和勤奋的肯定,认为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目标,实现自我价值。后半句“偏用达道多”则指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应忽视道德和智慧的引导,即“达道”,它意味着在行动中遵循正确的道路,不仅追求物质的成功,更注重精神的成长与道德的修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探讨“结汞”与“灵草”的关系,表达了对人生追求与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它鼓励人们在追求目标的同时,不忘享受生活中的美好,坚持努力的同时,也应遵循正确的道德与智慧指引,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韩退之晚菊赠喻叔奇
嘉菊何太晚,十月才黄花。
既晚好何益,三嗅良可嗟。
开日乃佳节,芳樽对年家。
今夕苟不饮,如此黄花何。
送僧游径山
潜涧家风不芜没,禅讲诜诜尽瓜葛。
如今更有奇儿孙,云水飘然继衣钵。
径山禅伯僧中龙,向来名节真无双。
我昔题诗已推许,两度相逢不曾语。
子今此行真得师,扫除妄想叩深机。
我待衣冠挂林下,迟子归来话潇洒。
和韩秋怀十一首·其七
窗几生新凉,灯火照初暗。
省己有昨非,探怀无宿憾。
古书恣掀翻,古意薄窥瞰。
心将游寂寞,语复攻苦淡。
实歉名忌浮,才疏得惩滥。
守志惧不坚,入道恐成暂。
性抑戒戕贼,心猿思系缆。
有友频琢磨,无官自校勘。
澹然学杨雄,不恨储无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