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世(bǎi shì)的意思:百世意为百代,表示永恒、久远。
不敬(bù jìng)的意思:对他人或事物不尊重或不恭敬。
凡百(fán bǎi)的意思:凡百意为“所有的”、“一切的”,表示包括所有的事物或人。
风教(fēng jiào)的意思:指风气和教化。形容人们言传身教的作用。
国俗(guó sú)的意思:指某个地区或国家特有的风俗习惯和传统。
化国(huà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风俗、习惯在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得到传播和影响。
蠲复(juān fù)的意思:指把欠债的人全部免除债务。
来仪(lái yí)的意思:指客人到来或者重要的事情即将发生。
绵绵(mián mián)的意思:连绵不断、不绝。
命书(mìng shū)的意思:指预测人的命运和前途的书籍。
圣神(shèng sh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神圣的气质或超凡的智慧。
士庶(shì shù)的意思:指士人和庶民,泛指社会各个阶层的人。
无数(wú shù)的意思:非常多,数量极大。
下贲(xià bēn)的意思:下贲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意思是指人的品行低劣,道德败坏。
也曾(yě zēng)的意思:也曾表示过去某个时间点或阶段曾经有过某种经历或体验。
伊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事情无法得知或无法理解。
仪刑(yí xíng)的意思:指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刑罚。
有命(yǒu mìng)的意思:指命运不可抗拒,表示无法改变的命运安排。
曾玄(zēng xuán)的意思:曾经拥有过的智慧或才能,现在已经丧失或淡忘。
祖训(zǔ xùn)的意思:祖辈留下的教诲和规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推行德政,通过褒奖和赐予恩典,以风化教化国家风俗,使之普遍惠及全国,而非仅限于某一特定地区或家族。诗中提到的“郑门”,可能象征着一个具有深厚道德传统的家庭或学派,其成员受到特别的恩准和恢复,以此为榜样,引导全国士庶效仿。
“蠲复之加”意味着对郑门的特殊恩惠,旨在通过这种恩惠的施与,使国家的风俗得以改变和提升。“国俗是化,匪私于郑”强调了这种改变并非仅仅针对郑门,而是为了整个国家的风俗改良。
“命书下贲,宁独此芹”则表达了恩典不仅局限于郑门,而是广泛地惠及所有人,如同“芹”一样,比喻恩典的普遍性和广泛性。
最后,“凡百士庶,聿来仪刑”表明所有士人和平民都将遵循这种道德典范,进行自我修养和行为规范。“况也曾玄,不敬而承”可能是指那些原本不敬重传统或道德的人,在受到这种恩典和榜样的影响后,也会开始恭敬地接受并实践这些传统和道德。
整体而言,这首诗颂扬了通过道德教化和恩典传播,实现国家风俗的普遍改良,以及鼓励人们遵循先祖的训诫,追求福祉和长久的幸福。它体现了明代社会对于道德教育和家族传统的重视,以及希望通过上行下效,实现社会整体的道德提升和繁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道成北游
从游十载前,总角君尚少。
相逢十载后,我鬓雪争曜。
修鳞纵巨壑,倦羽落荒峤。
盛衰各自异,巧拙更相诮。
义理浩无涯,经纶孰知要。
立身如处女,被服善窈窕。
止令公子慕,莫博千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