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邪三十二咏·其二十四千佛塔》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琅邪山上的千佛塔,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塔身的色彩与气势。首句“砻石施丹雘,凌云势亦孤”中,“砻石”指打磨岩石,而“丹雘”则是古代用于绘画的红色颜料,这里用来形容塔身被精心装饰,色彩鲜艳,仿佛要与天空争高。接着“凌云势亦孤”则点明了塔的高度和孤独的姿态,它矗立于群山之中,显得格外醒目。
后两句“如何千种相,并在一浮图”,则表达了对塔内千尊佛像的赞叹。在一座塔中容纳如此众多的佛像,实属罕见,这不仅是空间的奇迹,更是艺术与宗教的融合。诗人通过这几句,不仅描绘了千佛塔的壮观景象,也体现了对建筑工艺和宗教信仰的深刻理解与赞美。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与人文艺术的独特视角。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蒋伯玉作白玉山创亭于廨舍之后榜曰望云思其亲也因赋十韵
蒋侯家荆溪,胸次饱空阔。
一官寄楚尾,常病登眺窄。
有酒无地把,况助诗句活。
规模作危亭,更为思亲设。
安车几时来,历览吴与越。
俸廪虽云薄,采菽水可啜。
我实通家子,此意敢自别。
愿同竹马儿,就彼上寿列。
岂惟一门事,犷俗坐可革。
长使是邦人,指亭记所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