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都门立秋·其三》
《都门立秋·其三》全文
明 / 李孙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徵调年年

闻道关上防秋杳然

征衣经岁隔,鼓角得寒先。

无事听鸡起,谁能稳夜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徵调(zhēng diào)的意思:徵调指的是国家或组织调动人员、物资等资源以满足特定需求的行为。

防秋(fáng qiū)的意思:预防秋天的到来

鼓角(gǔ jiǎo)的意思:指吹鼓吹角,表示鼓舞士气,激励人心。

关上(guān shàng)的意思:将门窗等关闭或锁上。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秋事(qiū shì)的意思:指夫妻之间的私情、婚外情。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杳然(yǎo rán)的意思:形容事物消失无踪、不可寻觅

榆关(yú guān)的意思:榆关是指古代中国的边塞重要关隘,也用来比喻重要的关键时刻或关头。

征衣(zhēng yī)的意思:指战时动员民众,征用衣物供军队使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立秋时节的景象与戍边将士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浓厚的边塞诗特色。

首句“□□□□□,徵调自年年”,隐去了具体的地点和时间,却让人联想到边疆之地,每年都有征调的士兵前往,暗示着边防的紧张与持续性。接下来,“闻道榆关上,防秋事杳然”一句,点明了地点为榆关,即今之山海关,是古代重要的边防要塞。这里提到的“防秋”是指秋季边防的警戒,反映了边疆地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以及对边防安全的重视。

“征衣经岁隔,鼓角得寒先”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戍边将士的生活。他们穿着经过一年未换的征衣,面对的是寒冷的天气和频繁的鼓角声,生活条件艰苦,但又时刻准备着应对可能的战事。这种生活状态体现了边疆将士的坚韧与牺牲精神。

最后,“无事听鸡起,谁能稳夜眠”两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清晨听到鸡鸣便起床,夜晚难以安稳入眠,形象地展现了戍边生活的单调与不易。同时,也表达了对边疆将士们忠诚守卫国土、不畏艰难的精神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疆立秋时节的自然景象和戍边将士的生活状态,既有对边防事业的崇高敬意,也流露出对边疆将士生活艰辛的深切同情。

作者介绍

李孙宸
朝代:明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猜你喜欢

答翰林苏学士

开颜忽见故人书,并得雕章念索居。

自是牺尊忆沟水,敢将吾笠望卿车。

流年遂往蹉跎在,末路虽还连蹇馀。

弹饰旧冠犹有愧,别来苍鬓不胜梳。

(0)

寄献淮阳陈相公

翘才阁下旧宾游,偶得鱼符拥使辀。

本自炉锤依大冶,敢言鎗脚是邻州。

频年废忘抛黄卷,此地优閒养白头。

漫引双旌非敏政,馀波须仰富民侯。

(0)

寄叶兵部

吴门练影逐金羁,共羡潜郎得请归。

殖产旧封千户橘,去台初襆五时衣。

晨杯斗豉江莼滑,夕俎供糖渚蟹肥。

分籍未容妨隐趣,海鸥汀鹭对忘机。

(0)

读绝交论

嫌忌萧朱末,盈虚田窦间。

言虽甘若醴,心定险于山。

覆辙何能救,颓波遂不还。

居然孝标论,抵几若为删。

(0)

哭郭仲微三首·其二

我作鱼符守,君司凤诏文。

他时谈笑罢,今日死生分。

怨涕翻荥浪,悲魂引郑云。

山阳怀旧笛,肠断不堪闻。

(0)

重葺敝庐有作

屦市喧卑极,家林改筑初。

藩倾犹置笔,楹破尚逢书。

径草临江府,园畦洛涘居。

凭谁遣真意,仁义亦蘧庐。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