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自 西 园 登 山 宋 /张 栻 雨 后 溪 重 碧 ,木 落 山 增 明 。西 风 肃 群 物 ,感 此 秋 气 清 。振 衣 千 崖 表 ,俯 瞰 万 籁 生 。匪 生 幽 遐 慕 ,政 尔 未 忘 情 。
- 翻译
- 阳光照射在崖壁上,冰雪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山谷间的风声中传来松树如龙的低吟。
- 注释
- 日光:阳光。
射:照射。
崖:悬崖。
冰雪色:冰雪的色彩。
风壑:山谷的风。
传响:传递声音。
松龙吟:松树发出的声音像龙的低吼。
但:只。
忻:欢喜。
耳目:耳朵和眼睛。
得:得到。
所遇:遇见的事物。
不觉:不觉得。
山高:山的高度。
几许:多少。
寻:寻找。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景画面。"日光射崖冰雪色",表现了阳光照耀在山崖上,映出冰雪般的洁白颜色,给人以清冷脱俗之感。"风壑传响松龙吟",则形象地描绘了山谷中风声与松树交织出的动听声音,如同龙吟一般,让人感觉到自然界的雄浑与神秘。
诗人的心境也在这两句中得到了体现。"但忻耳目得所遇",表达了一种满足和愉悦的情绪,似乎诗人对于眼前的景色感到非常欣喜,每一个声音、每一道光影都让他感到快乐。这种情感上的满足,使得诗人的心灵得到了暂时的解脱。
"不觉山高几许寻",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忘我之境界。在这份欣悦中,他甚至没有注意到山有多高,只是随着自己的脚步,一路探索和攀登。这种心无杂念的状态,让他与大自然之间建立了一种和谐共生关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视觉和听觉细节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满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孙楚酒楼歌
五山不可到,十岳竟未游。
清狂谁如二子者,崎嵚历落毋所求。
不从朝歌理尚平之杖笠,却来金陵寻孙楚之酒楼。
我闻英绚之姿是孙楚,谁容漱石而枕流。
征西司马官不薄,扶风记室交未酬。
典午山河日分割,酒楼人已名荒丘。
山东才子爱明月,裹巾更著紫绮裘。
石头城下沽美酒,吴姬扶醉秦女讴。
澄江净练望吴越,此事便足三千秋。
只今王郎张郎亦词伯,访古好奇挟图册。
城西鼓擢女儿湖,醉觅子荆旧榛棘。
玉斝空歌零雨篇,绣衣不见迎船客。
噫吁嚱,百尺之楼何处无,君其问之李太白。
广陵竹西亭十里与李于鳞别
邗沟十里江淮水,枚乘家在淮阴市。
修竹歌投梁孝王,飞涛色起吴太子。
悲风此地千年来,岂知今日吾与尔。
尔从起家作藩使,山东李公满人耳。
忆昔三秦早拂衣,济南殆欲终焉矣。
芒屦能时岱岳行,钓竿秋向东溟洗。
指挥万象恣鞭笞,叱咤群龙斗奇诡。
睥睨湘水窥河梁,上薄风雅下正始。
冯冯气直淩苍昊,独立万古风云徙。
东游会稽观禹穴,秦人甬道越人垒。
数子么么不足当,凭轼下之挥尺箠。
吾本岭外之狂士,低眉龌龊谈簠簋。
目摄贤豪喑哑间,干将上射斗牛紫。
逢尔扬州城,送尔竹西里。
翩然两黄鹄,高翼不可比。
举觞落日天苍茫,平生肝胆颇相视。
未能并猎孟诸野,稍亦思归南海涘。
重来握手或有期,客星夜夜江淮起。
《广陵竹西亭十里与李于鳞别》【明·欧大任】邗沟十里江淮水,枚乘家在淮阴市。修竹歌投梁孝王,飞涛色起吴太子。悲风此地千年来,岂知今日吾与尔。尔从起家作藩使,山东李公满人耳。忆昔三秦早拂衣,济南殆欲终焉矣。芒屦能时岱岳行,钓竿秋向东溟洗。指挥万象恣鞭笞,叱咤群龙斗奇诡。睥睨湘水窥河梁,上薄风雅下正始。冯冯气直淩苍昊,独立万古风云徙。东游会稽观禹穴,秦人甬道越人垒。数子么么不足当,凭轼下之挥尺箠。吾本岭外之狂士,低眉龌龊谈簠簋。目摄贤豪喑哑间,干将上射斗牛紫。逢尔扬州城,送尔竹西里。翩然两黄鹄,高翼不可比。举觞落日天苍茫,平生肝胆颇相视。未能并猎孟诸野,稍亦思归南海涘。重来握手或有期,客星夜夜江淮起。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2067c6b3ed6bc38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