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独照(dú zhào)的意思:独自照亮。
复道(fù dào)的意思:指多条道路并行不悖,相互交错的情况。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寄书(jì shū)的意思:通过书信传递信息或表达思念之情。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见说(jiàn shuō)的意思:指被人传颂或议论,形容某人的名声或事迹广为人知。
锦衾(jǐn qīn)的意思:指华丽的衣被或华丽的床帏。
辽海(liáo hǎi)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的大海。
秋宵(qiū xiāo)的意思:指秋天的夜晚。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征夫(zhēng fū)的意思:指招募壮丁参军,征召士兵。
行路难(xíng lù nán)的意思:指行走的路途艰难困苦,形容事情进行得十分困难。
- 鉴赏
这首诗《古意》由明代诗人林大春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战争与离别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征人命运的深切关怀。
首句“见说西征急”,开篇即以“急”字点出战争的紧迫性,预示着征夫即将踏上充满未知与危险的征程。接着,“征夫行路难”一句,直接揭示了征人面临的艰难险阻,既有外在的地理障碍,也有内心的忧虑与恐惧。
“初闻度辽海,复道返长安。”这两句通过时间与空间的转换,展现了征人从出发到归途的漫长旅程。辽海的遥远与长安的熟悉形成对比,既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也暗示了征途的艰辛与漫长。
“传箭几时歇,寄书何处看。”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征人生活状态的描绘。传箭的频繁与寄书的困难,反映了战场上的紧张局势和通讯的不便,同时也寄托了家人对征人的牵挂与期盼。
“秋宵散银烛,独照锦衾寒。”最后两句以秋夜为背景,通过“银烛”的冷光与“锦衾”的寒冷,营造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这不仅是对征人孤独生活的写照,也是对战争给家庭带来痛苦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征人及其家人的生活状态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战争对个人与家庭的巨大影响,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