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金 华 方 养 晦 宋 /顾 逢 懒 对 青 铜 镜 ,羞 看 两 鬓 丝 。自 怜 垂 老 日 ,多 有 未 刊 诗 。短 策 山 林 里 ,孤 灯 雨 雪 时 。苦 吟 心 欲 呕 ,读 着 转 伤 悲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鬓丝(bìn sī)的意思:指人的鬓角的头发,用以形容人的年纪已经很大。
垂老(chuí lǎo)的意思:指年纪已经很大,年老体衰。
短策(duǎn cè)的意思:指临时或不成熟的计策。
孤灯(gū dēng)的意思:指孤单寂寞的景象或处境。
苦吟(kǔ yín)的意思:指苦苦思索、默默忍受痛苦,用以形容人在困境中孜孜不倦地思考、努力。
青铜(qīng tóng)的意思:形容文化传统久远,历史悠久。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伤悲(shāng bēi)的意思:形容非常伤心、悲痛。
铜镜(tóng jìng)的意思:比喻人的心地纯洁无暇,没有任何瑕疵。
自怜(zì lián)的意思:自己可怜,对自己感到怜悯或同情。
青铜镜(qīng tóng jìng)的意思:指古代用青铜制成的镜子,比喻能够反映事物本质和真相的事物或人。
- 翻译
- 懒得对着青铜镜子,不愿看到自己两鬓斑白。
自我怜悯起,已是垂暮之年,还有许多未发表的诗作。
在山林中持着短杖漫步,独自面对孤灯,在风雨雪天。
苦心吟咏,内心痛苦得几乎要吐出来,阅读这些诗篇只会让我更加悲伤。
- 注释
- 青铜镜:古代铜制的镜子,这里指代岁月和容颜的镜子。
两鬓丝:指头发稀疏,形容衰老的样子。
垂老日:垂暮之年,指接近老年的时候。
未刊诗:指还未出版或公开的诗作。
短策:简短的手杖,也象征隐居生活。
孤灯:独自一人使用的灯火,常象征孤独或寂寞。
苦吟:形容诗人创作时的艰辛与专注。
转伤悲:愈发感到悲伤,可能是因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顾逢所作的《寄金华方养晦》。诗中,诗人表达了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和对未竟事业的遗憾。他不愿面对铜镜审视自己斑白的双鬓,反映出内心的逃避与无奈。在山林的隐居生活中,诗人独自在雨雪之夜燃起孤灯,苦心吟咏,但这种创作过程却让他感到心力交瘁,读到自己的诗作反而倍感悲伤。
诗中的“懒对青铜镜”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衰老的回避,“羞看两鬓丝”则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自怜。而“自怜垂老日,多有未刊诗”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还有许多未完成诗篇的惋惜,以及对未能及时发表的遗憾。最后,“短策山林里,孤灯雨雪时”描绘了诗人孤独的创作环境,进一步强化了他内心的苦闷与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含着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创作未竟的深深感慨,展现了宋人对于岁月流逝和个人价值实现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