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下(bǐ xià)的意思:指文学作品中的描写或刻画。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倒屣(dǎo xǐ)的意思:指行走时鞋子后跟先着地,形象地比喻事情的发展出现反转或逆转的情况。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教子(jiào zǐ)的意思:教育子女,培养子女的品德和能力。
旧山(jiù shān)的意思:指过去熟悉的地方或旧日的事物。
如在(rú zài)的意思:如同在现场一样,形容描写得非常生动、逼真。
廷评(tíng píng)的意思:指在朝廷上评议政务或官员表现,也指对公务员的考核评价。
阳春(yáng chūn)的意思:指朴素、朴实无华,没有修饰的样子。
迎宾(yíng bīn)的意思:迎接宾客,表示热情接待
犹疑(yóu nǐ)的意思:指犹豫不决,心中难以决定。
自嫌(zì xián)的意思:指自己对自己不满意,自己对自己有所埋怨。
林宗巾(lín zōng jī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学问、技能等方面非常有造诣,能够超越一般人的水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郭评事的官员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生活与精神世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既展现了郭评事内心的丰富与才华,也揭示了他生活的简朴与清贫。
首联“廷评满腹贮阳春,笔下从来活几人”,开篇即以“贮阳春”形容郭评事的满腹才学,如同春天般充满生机与活力,而“活几人”则暗示他的才华不仅限于自我,而是能激发、启迪他人,使读者感受到郭评事不仅是知识的拥有者,更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生命的激发者。
颔联“厅小似分幽寺住,俸轻如在旧山贫”,通过空间的对比和生活条件的描述,展现郭评事居住环境的简陋与生活状态的清贫。然而,“似分幽寺住”这一比喻,又赋予了这种简陋与清贫一种超脱世俗的美感,仿佛是隐居于宁静的寺庙之中,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颈联“堆书教子犹疑少,倒屣迎宾不厌频”,进一步描绘了郭评事作为父亲和主人的角色。他虽生活清贫,却依然重视教育子女,书籍堆砌如山,显示出对知识的渴望和传承的重视;同时,他对宾客的热情招待,不厌其烦,体现了他待人接物的真诚与慷慨。
尾联“欲效林宗巾角垫,自嫌双鬓有红尘”,表达了郭评事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与自省。他希望自己能够像林宗那样,保持内心的纯净与高洁,不受世俗尘埃的影响,但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年华已逝,岁月在他头上留下了痕迹。这一联既是对自身追求的肯定,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郭评事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他作为一个学者、父亲、主人的多重身份,以及他在追求知识、教育后代、待人接物等方面的高尚品质。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时间、生命、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程运判
江南风物可醒酒,江山气势侵牛斗。
大庾梅花入界香,南康瀑布从天吼。
此閒好共吴人乐,井蛟为害须除却。
观风未到庾公楼,褰帷先上滕王阁。
仙籁鸣时独凤吟,剑池黑处双龙跃。
县令宁无种秫翁,还似王弘就翁酌。
最是高贤徐稚坟,急赍酒脯祠溟漠。
部吏争迎使者车,野人夹道亦欢呼。
且得官司减鞭笞,若逢水旱放田租。
关市如何从薄赋,设法通商为远图。
方今圣世虽无事,须修武备戒不虞。
生民所恃在城邑,更严壁垒完其郛。
何况荆湖与二广,溪洞尽是蛮所居。
一日除书遣受降,便持斧钺建油幢。
阵上风神应更伟,军中才气亦无双。
势似疾雷从便道,挥兵直指富良江。
《送程运判》【宋·徐积】江南风物可醒酒,江山气势侵牛斗。大庾梅花入界香,南康瀑布从天吼。此閒好共吴人乐,井蛟为害须除却。观风未到庾公楼,褰帷先上滕王阁。仙籁鸣时独凤吟,剑池黑处双龙跃。县令宁无种秫翁,还似王弘就翁酌。最是高贤徐稚坟,急赍酒脯祠溟漠。部吏争迎使者车,野人夹道亦欢呼。且得官司减鞭笞,若逢水旱放田租。关市如何从薄赋,设法通商为远图。方今圣世虽无事,须修武备戒不虞。生民所恃在城邑,更严壁垒完其郛。何况荆湖与二广,溪洞尽是蛮所居。一日除书遣受降,便持斧钺建油幢。阵上风神应更伟,军中才气亦无双。势似疾雷从便道,挥兵直指富良江。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8567c7162074108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