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杨仲博生日·其三》
《杨仲博生日·其三》全文
宋 / 魏了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任教寒畯先鞭,尽使权豪紊选班。

纵诮我迂嗤我矫,个中负重于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负重(fù zhòng)的意思:承担重大责任或负荷。

个中(gè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中的一部分或其中的一种情况。

寒畯(hán jùn)的意思:

(1).出身寒微而才能杰出的人。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好放孤寒》:“ 李太尉 德裕 颇为寒畯开路,及謫官南去,或有诗曰:‘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 李崖 州。’”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七:“若本朝尚科举,显人魁士皆出寒畯。”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二:“﹝ 吴念湖 ﹞尤喜奬誉后辈,一时寒畯多倚赖之。”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昔人禁世官,讥世卿,以伸寒畯而致之平等。”
(2).犹寒微。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冯勰》:“世之衰也,一变而为请託,更变而为贿赂,寒畯之士,遗于野矣。”

权豪(quán háo)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和财富的豪富人物。

任教(rèn jiào)的意思:担任教师职务

先鞭(xiān biān)的意思:先行者或领先者

着先鞭(zhe xiān biā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活动中率先行动或取得成绩,为他人树立了榜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为杨仲博生日所作的第三首诗。诗中表达了对杨仲博的赞扬和期许,同时也暗含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批评。"任教寒畯着先鞭",意指杨仲博以教育之职激励贫困学子,给予他们机会,犹如鞭策他们奋发向前。"尽使权豪紊选班",则揭示了权贵阶层干扰选拔机制的现实,暗示了社会不公。诗人对杨仲博的品格表示肯定,即使受到嘲笑或指责,他也坚持自我,这种责任感和担当"个中所负重于山",显示出其人格的伟大。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美公正无私、勇于担当的诗篇。

作者介绍
魏了翁

魏了翁
朝代:宋   字:华父   号:鹤山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生辰:1178年—1237年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
猜你喜欢

白鹤峰

传说眉山草木枯,鹅城今似《辋川图》。

携来秀色开荒径,独辟新峰到海隅。

万叠云山归白鹤,两江烟雨出西湖。

苍茫露冷兼风乱,渔火钟声或有无。

(0)

汉武帝

富庶承文景,雄才奋武皇。

右文兴学校,威远服氐羌。

可惜居明盛,无能戒怠荒。

仙踪虚海上,战骨暴沙场。

佞喜江充用,忠难汲黯匡。

穷奢财用匮,虽悔亦何偿。

(0)

御制山水图歌赐长春真人刘渊然归南京

东华之东湛明景,彩霞环绕蓬莱境。

琼芝瑶草春不穷,丹光夜动黄金鼎。

渊然老仙崆峒客,万里归来此栖息。

手持如意青芙蓉,两脸潮红头雪白。

头上玉琢冠,身中云绣衣。

朝朝飞神驭气超汗漫,直上太清朝紫微。

腰间腾龙双宝剑,秋水光晶寒潋滟。

啸风呼霆作霖雨,屡注仙瓢苏下土。

功成敛用归希夷,玄天至道本无为。

眼看民患忍坐视,恤人亦体天之慈。

旦来谢别何匆匆,骑鹤径度江之东。

江东龙盘虎踞五云表,钟山翠接三茅峰。

茅家兄弟青冥上,白日骖鸾定相访。

还来赤松子,亦有安期生。

上朝南极寿昌星,好山好水清且明。

西方出金桃,南斗斟云液。

长生有曲舞且歌,年过广成千二百。

(0)

宫词一百七首·其九

钧天迭奏昆明池,桃花春暖鱼龙嬉。

残妆洗作胭脂水,流出宫墙污燕泥。

(0)

中秋

经旬卧病掩山扉,岩穴潜神似伏龟。

身世浮云渡流水,生涯煮豆爨枯萁。

红蠡捲碧应无分,白发悲秋不自支。

莫负尊前今夜月,长吟桂影一伸眉。

(0)

晚雨过白塔

宋宫传是唐朝寺,白塔崔嵬寝殿前。

夏雨染成千树绿,暮岚散作一江烟。

苍苔门外铜铺暗,细柳营中画角传。

寂寞葫芦宫井畔,野人拾得旧金钿。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