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陵台》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子 陵 台 宋 /柴 望 曾 与 刘 郎 共 起 居 ,如 何 不 肯 受 除 书 。最 怜 人 笑 先 生 错 ,正 好 为 官 却 钓 鱼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除书(chú shū)的意思:除去书籍或知识,指不读书或没有学问。
钓鱼(diào yú)的意思:比喻用诱饵引诱别人上当受骗。
何不(hé bù)的意思:表示提出建议或劝告,意思是为什么不去做某件事情。
刘郎(liú láng)的意思:指年轻貌美的男子。
起居(qǐ jū)的意思:指生活起居、日常生活。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正好(zhèng hǎo)的意思:刚好符合预期或需要;恰好
- 注释
- 刘郎:指刘禹锡,唐代诗人,与诗中的'先生'可能有交情。
除书:古代任命官职的文书。
怜:同情,怜悯。
错:这里指被嘲笑的行为或决定。
正好:恰好,适宜。
钓鱼:暗指隐居不仕,有归隐之意。
- 翻译
- 我曾经和刘郎一同生活,为何不肯接受任命的文书。
特别同情别人嘲笑先生的错误,他本应做官却选择去钓鱼。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柴望所作的《子陵台》,主要描绘了对历史人物严光(字子陵)的感慨。诗中提到严光曾与刘秀(东汉光武帝)共事,但后来选择归隐,拒绝接受官职。诗人表达了对严光放弃仕途、选择垂钓生活的理解和同情,认为他在最适合做官的时候选择了隐逸,这让人感到惋惜。
"曾与刘郎共起居",暗示了严光与刘秀的亲密关系和共事经历。“如何不肯受除书”则直接点出严光拒绝做官的事实。最后一句“最好为官却钓鱼”,通过“最好”二字,表达了诗人对严光错过仕途巅峰时的惋惜,同时也赞赏他坚守自我,选择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独特的人生选择的评价,既有对严光的敬仰,也有对其人生抉择的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