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微 之 重 感 南 唐 事 宋 /王 安 石 叔 宝 倾 陈 衍 弊 梁 ,可 嗟 曾 不 见 兴 亡 。斋 祠 父 子 终 身 费 ,酣 咏 君 臣 举 国 荒 。南 狩 皖 山 非 故 地 ,北 师 淮 水 失 名 王 。天 移 四 海 归 真 主 ,谁 诱 昏 童 肯 用 良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陈衍(chén yǎn)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过于繁琐冗长,缺乏简洁明了的特点。
父子(fù zǐ)的意思:指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
故地(gù dì)的意思:故地指的是曾经生活或工作过的地方。
归真(guī zhēn)的意思:回归本真,返璞归真
举国(jǔ guó)的意思:全国一致地、全体国民一起
君臣(jūn chén)的意思:君主与臣子之间的关系,表示君主与臣子应该互相尊重、忠诚。
名王(míng wáng)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享有盛名、地位高的人物。
南狩(nán shòu)的意思:指古代帝王南巡狩猎,也泛指帝王巡视南方地区。
失名(shī míng)的意思:丧失声誉或名望,失去名声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皖山(wǎn shān)的意思:指皖水和江山,泛指安徽山川、风景。
兴亡(xīng wáng)的意思:兴指兴盛,亡指衰亡。形容事物的兴盛和衰亡。
斋祠(zhāi cí)的意思:指宴请神明或祖先的庙宇或场所。
真主(zhēn zhǔ)的意思:真主指的是伊斯兰教的唯一真神,也是穆斯林的信仰核心。在中国,真主也常用于指代某个人或事物的核心、核心力量。
终身(zhōng shēn)的意思:一生、终生
- 注释
- 叔宝:指南朝陈后主陈叔宝。
曾:曾经。
兴亡:兴盛与衰亡。
斋祠:指祭祀活动。
父子:指陈叔宝父子。
终身费:一生的付出。
酣咏:沉迷于歌舞。
南狩:南征。
皖山:地名,今安徽境内。
非故地:不再是原来的领地。
北师:北方的军队。
淮水:地名,流经江苏、安徽等地。
失名王:失去统治地位的君王。
天移:天意转移。
四海:天下。
归真主:归于真正的主人。
昏童:昏庸的孩童,比喻陈叔宝等统治者。
肯用良:愿意接受贤良的领导。
- 翻译
- 叔宝倾覆了陈朝的衰败局面,可惜未能见证它的兴盛与衰亡。
斋庙祭祀中,父子一生都在付出,而国家的歌舞升平却让君臣沉迷于享乐。
南征的军队在皖山失去了原有的土地,北来的军队在淮水边失去了他们的君王。
上天似乎要将天下归于真正的主人,但又有谁能引导那些昏庸的孩童接受贤良的领导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和对往昔荣辱的反思。从“叔宝倾陈衍弊梁”一句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历史上的兴亡-rise and fall,来警示现实中的君臣。"斋祠父子终身费"表现了为保持礼仪和宗庙祭祀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而“酣咏君臣举国荒”则揭示了一种沉迷酒色的颓废状态,以及由此带来的国家的败落。
"南狩皖山非故地,北师淮水失名王"两句,诗人通过对地域的变迁和历史人物的消逝,表达了对往昔英雄事迹的怀念以及现实中的迷茫与无力感。"天移四海归真主,谁诱昏童肯用良"则是诗人对于乱世之中,寻找真正领导者的渴望,以及对于那些昏庸无能统治者的批评。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抒写了对国家兴衰的深切感慨和个人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正义领袖的渴求。王安石作为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其诗作常常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哲思和历史洞察,这首诗亦是如此,通过对南唐往事的感怀,抒发了自己对于国家治理和个人理想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白云登阁
白云捧拥到危巅,杰阁翚飞倚半天。
谷响颇疑吟木客,潮回坐见变桑田。
几重山隔几重海,一日身闲一日仙。
真乐无如会心处,林花野鸟亦欣然。
念奴娇.坐上次王伯开韵
风帘弄影,正闲堂永昼,香销人寂。
轧轧邻机芳思乱,愁入回文新织。
燕蹴巢泥,莺喧庭柳,好梦无踪迹。
那堪春事,背人何计留得。
谁似爱酒南邻,岸巾坦腹,醉踏西山碧。
彩笔阳春传雁足,催我飞觞浮白。
老去情怀,凭君试看,鬓上秋霜色。
故园千里,月华空照相忆。
祝英台近.耕云
占宽闲,锄浩渺。船舣水村悄。
非雾非烟,生气覆瑶草。
蒙茸数亩春阴,梦魂落寞,知踏碎、梨花多少。
听孤啸。山浅种玉人归,缥缈度晴峭。
鹤下芝田,五色散微照。
笑他隔浦谁家,半江疏雨,空吟断、一犁清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