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看鸿鹄飞,九万谁能驯。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樊笼(fán lóng)的意思:指束缚人的环境或条件,比喻限制人自由发展的环境或条件。
氛埃(fēn āi)的意思:形容气氛或环境十分安静、静寂。
鸿鹄(hóng hú)的意思:形容人的志向高远,有远大的抱负和追求。
胡为(hú wéi)的意思:指胡乱行动,没有理由或目的。
皎皎(jiǎo jiǎo)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
苦辛(kǔ xīn)的意思:形容经历了辛苦和痛苦。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时色(shí sè)的意思:指天空的颜色和光线变化,也泛指时光的变迁。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下人(xià rén)的意思:指低下的身份、地位或职位。
林下人(lín xià rén)的意思:指在山林中生活的人,比喻与世隔绝、不务正业的人。
- 翻译
- 河边青青的草,树林下明亮的人。
草有四季变换的颜色,人却无法永生。
为何要涉足尘世纷扰,人生如同囚笼般辛苦。
你看那鸿鹄展翅高飞,又有几人能驾驭它的九万里行程。
- 注释
- 青青:形容草色翠绿。
河畔:河边。
皎皎:明亮,洁白。
林下人:指隐居在树林中的人。
四时:四季。
千载:千年。
身:生命。
胡为:为何,为什么。
氛埃:尘埃,比喻世俗纷扰。
樊笼:比喻束缚人的环境或社会地位。
苦辛:辛苦。
鸿鹄:大雁或天鹅,古人常用来象征志向远大的人。
九万:极言距离之远,象征极高的人生理想。
驯:驯服,驾驭。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处澹的《拟古(其一)》,以青青的河边草和皎洁的林下人为背景,寓言人生短暂与自然永恒的主题。"青青河畔草,皎皎林下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草儿四季常绿,象征着生命的轮回,而人的生命却无法长久如斯。接下来的"草有四时色,人无千载身"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对比,暗示人生短暂。
"胡为踏氛埃,樊笼长苦辛"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束缚的不满,"氛埃"象征尘世纷扰,"樊笼"则比喻世俗的束缚。诗人质问为何要在尘世的困扰中辛苦度日。
最后两句"君看鸿鹄飞,九万谁能驯"借鸿鹄展翅高飞的形象,寓意自由自在的生活理想,暗示只有摆脱束缚,才能像鸿鹄那样翱翔天际,无人能及。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和生动的比喻,寄寓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