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传法二大卿并简译席诸大士·其二》
《寄传法二大卿并简译席诸大士·其二》全文
宋 / 夏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咸]韵

润色金文数十函,清凉甘露尘凡

修行不作伊兰计,只愿三千尽宝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尘凡(chén fán)的意思:指世俗的、尘世间的事物或事务。

甘露(gān lù)的意思:甘露指甜美的雨水,比喻对人民的关怀和恩泽。

金文(jīn wén)的意思:指古代铭文或刻文,也泛指古代的文字和文字学。

润色(rùn sè)的意思:修饰或改进以使之更加完美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洗尘(xǐ chén)的意思:洗去尘埃,净化身心。

修行(xiū xíng)的意思:指修炼道德修养,追求心灵的升华和境界的提高。

伊兰(yī lán)的意思:指美丽的花朵。

注释
润色:修饰,装饰。
金文:古代的一种文字,用黄金制作。
数十:很多,超过十个。
函:古代盛物的容器,这里指书函。
清凉甘露:比喻清纯而有益的灵性之物。
洗尘凡:洗涤世俗的烦恼和凡尘。
修行:修炼,提升精神境界。
伊兰计:可能是指某种计划或策略,但具体语境不明,这里暂译为世俗的打算。
三千:通常指佛教中的三千世界,也可能象征众多。
尽宝严:全部珍宝般地装饰,形容极尽华美。
翻译
精心修饰了数十函的金色文字,
如同清甜的甘露,洗净世俗的尘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夏竦所作的《寄传法二大卿并简译席诸大士(其二)》中的片段。诗人以金文润色为喻,表达了对佛法修行的理解和追求。"润色金文数十函"形象地描绘了对佛法经文的精心研习和深入理解,犹如金文经过精细打磨,熠熠生辉。"清凉甘露洗尘凡"则象征着佛法能洗涤心灵,去除世俗的尘埃,使人得到精神上的净化。

"修行不作伊兰计"中的"伊兰计"可能是指外在的功利之心或计较,诗人强调修行不应仅仅为了个人的成就或利益,而是要超越世俗的考量。"只愿三千尽宝严"中的"三千"常用来指佛教中的三千世界,这里表示诗人希望普度众生,让所有的生命都能得到智慧的光辉照耀,充满庄严与神圣。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态度和无私的弘法愿望,展现出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

作者介绍
夏竦

夏竦
朝代:宋   字:子乔   籍贯: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   生辰:985—1051年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猜你喜欢

和阙干雪中韵·其二

青女欺寒未肯霜,先将银铄散祥光。

芙蓉晓院不禁老,薝卜满林惟欠香。

冷入宝环销翠羽,声随石鼎煮羊肠。

兔园赋罢谁能继,留得诗人祝岁穰。

(0)

宜兴山房十首·其四

薄霭垂垂欲暮时,渐生霜气著征衣。

山深不见牛羊下,惟有樵人荷担归。

(0)

径山玉芝庵主源上人持痴绝老人语录求作行状留连踰月谈论铿锵音吐鸿畅众中之龙象也临别书二绝赠行·其二

应密单传的的真,一番举起一番新。

老师末后殷勤语,直下承当正要人。

(0)

答何积中

先生古心寄玄漠,老松矫矫石凿凿。

已欣净社得胜友,更枉高轩出奇作。

山林轩冕无间然,造物从公意所便。

决科纵未吞馀子,著书亦足垂千年。

(0)

遣兴·其二

邂逅成功一世惊,不知元逐众人耕。

结茅容我庇风雨,识字教儿记姓名。

閒辄吟诗真苦相,醉能遣客即真情。

晚来溪月延微步,浴鹭浮鸥俱眼明。

(0)

游东山·其一

轩自岧峣称,栏因杳霭横。

客魂摇鸟影,醉耳入江声。

失喜过门屐,沾衿越席筝。

东山怀谢傅,忧乐总关情。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