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徐孺子亭》
《登徐孺子亭》全文
明 / 汪广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高士不可得,兹亭幸尔留。

偶来当暇日况复及清秋。

湖水当门落,松云傍枕浮。

几时历览乘月扁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乘月(chéng yuè)的意思:乘坐月亮,指借助良好的时机或机遇。

当门(dāng mén)的意思:指在门前担任门卫的人员,也用于比喻担任某种职责或承担某种责任。

高士(gāo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高深学问的人。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况复(kuàng fù)的意思:况复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况且还有”,表示一种进一步的陈述或补充。

历览(lì lǎn)的意思:仔细观看、仔细翻阅

松云(sōng yún)的意思:形容山林之间云雾缭绕,宛如松树上的云。

暇日(xiá rì)的意思:指空闲的日子,没有工作或事务的日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徐孺子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高士不可得,兹亭幸尔留”表达了诗人虽未能遇见高雅之士,但能在此亭停留,也是一份幸运。接着“偶来当暇日,况复及清秋”,点明了诗人是在闲适的日子,正值清爽的秋季来到此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湖水当门落,松云傍枕浮”两句,生动描绘了眼前的景色:湖水仿佛直接映入眼帘,松树与白云则围绕在身边,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最后,“几时闲历览,乘月放扁舟”表达了诗人渴望在闲暇之时,再次游览此处,并在月光下泛舟湖上的愿望,流露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作者介绍
汪广洋

汪广洋
朝代:明   字:朝宗   籍贯:江苏高邮   生辰:? ~1379

汪广洋(? ~1379),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猜你喜欢

镫楼行壬寅元夕赋示施伟长

长安元夕风景妍,夹路镫楼柳市边。

黄道日回春夜暖,碧空月压看场圆。

络角星河拄人首,九华莲焰枝如藕。

侧帽都簪内苑花,薄酲犹带昆明酒。

千金一刻买春阳,十里珠帘曼睩光。

全疑月面为人面,不辨衣香与坐香。

当时我亦铜龙客,朝回冲酒城东陌。

银烛遥连北里红,金壶不许东方白。

如今老大鬓婆娑,土室龛镫礼佛陀。

上元儋耳欢娱少,镫火樊楼涕泪多。

怜君旅食山城下,钟罢垆残守僧舍。

胶牙生菜粥不糜,蜇鼻村酤酒未笮。

与君相去一牛鸣,便似蓬池话浅清。

挑镫互见阑珊影,倚户如闻嚄唶声。

月宫清辇空相忆,金床舍利无消息。

绮陌兵残玉露晞,紫姑卜罢银河仄。

寂寂秋衾卧冷云,软红香雾想氤氲。

梦回历历华胥国,折脚铛边说向君。

(0)

独鹤亭

嵯嵯华峤孤,一径下云甸。

荒草蔓荆榛,五岳谁能辨。

有鸟从东来,大翮异乡县。

武功虽尺五,仰视目不眩。

圆吭裂层霄,丹顶甚平善。

应惜青城游,见困如句践。

(0)

冬暄何时恃,一夕起层阴。

落尽衰桐叶,方知急雨心。

暗停南浦棹,寒折北斋琴。

邻舍知几早,多时响暮砧。

(0)

饮橘鹤楼追悼沈武功

魏水扁舟去复还,春风落日叩禅关。

伤心橘鹤楼头醉,不见题诗沈朗山。

(0)

春夜同友人南塘散步

远树超寒烟,孤松立清露。

兹夜同幽人,蹋月如秋暮。

犬声出深林,柳阴暗渔路。

爽气生薄凉,水明散余雾。

于怀乃旷然,会心若有悟。

山城疏漏沉,野寺微钟度。

(0)

上曹先生溶·其二

清渭终南不复知,隐沦故旧独相思。

坐来祇自论鱼钓,门下犹能揖马医。

櫑具久为桃氏贱,旸夷宁免鞄人嗤。

何当轨匠勤勤及,斗薮尘冠意更迟。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