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事(bǎi shì)的意思:形容事情繁多,琐碎纷乱。
不治(bù zhì)的意思:表示病情无法治愈,无法挽救或无法解决的意思。
大布(dà bù)的意思:指大规模的布置、安排或组织。
地下(dì xiɑ)的意思:指地面下面,暗中、秘密地进行活动。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脱粟(tuō sù)的意思:摆脱束缚或限制,获得自由或解放
违道(wéi dào)的意思:违背道义,违反规定
温饱(wēn bǎo)的意思:指生活温暖而且饱满,不再为温饱而担忧。形容生活富裕,不再为生计而奔波。
先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已故的祖先或前辈,也可泛指过去的人。
衣食(yī shí)的意思:指衣服和食物,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
有辞(yǒu cí)的意思:有言辞、有词句。形容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坐卧(zuò wò)的意思:指坐或躺着休息或行动。
- 翻译
- 我坐在北窗下,世间琐事都放下。
粗米布衣,仅够糊口度日。
温饱的需求当然有,但违背道义让我内心悲伤。
若在地下见到先人,我希望能有理由辩解。
- 注释
- 坐卧:坐着或躺着。
北窗下:北边的窗户下。
百事:各种事情。
废:放弃,搁置。
不治:不去处理。
脱粟:糙米。
大布:粗布。
衣食:衣物和食物。
裁自支:勉强维持。
违道:违背道义。
予心悲:我心里感到悲伤。
地下见先人:在地下遇见祖先。
所冀:所期望的。
尚有辞:还能找到借口。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拟古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北窗下的日常生活:坐卧其中,无心于世事,只满足于粗茶淡饭(脱粟与大布),衣食勉强自给自足。他虽然渴望温饱,但内心却感到违背了道德原则,因此感到悲伤。诗人想象在地下的祖先面前,希望能为自己找到辩解的理由。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坚守以及对于道德责任的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寒食日常州宴春园
曲池收雨静无尘,结客留连半月春。
洞里桃花青叶嫩,墙头杏火绿烟新。
风光冉冉非前日,物色依依似故人。
官满又归延阁去,忍将诗酒负佳辰。
西山桐十咏.桐孤
高梧已繁盛,萧萧西山陇。
毳叶竟开展,孙枝自森耸。
擅美推东南,滋荣藉萋菶。
不能容燕雀,只许栖鸾凤。
宁入吴人爨,堪随伯禹贡。
雨露时加润,霜雪胡为冻。
况有奇特材,足任雅琴用。
中含太古音,可美清风颂。
彭泽县
古来彭泽县,应有折腰人。
百里昔犹重,先生岂不贫。
菊花还在否,柳色为谁新。
白发南迁客,凄凉问水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