猥与英躔接,惭非藻鉴陪。
雍畿兹吁俊,元祐看新魁。
风动(fēng dòng)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动力雄厚。
九回(jiǔ huí)的意思:指事情经历了多次周而复始的循环或重复。
乱云(luàn yún)的意思:形容天空中乌云密布,风云变幻。
凄风(qī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哀怨。
秋日(qiū rì)的意思:指秋天的日子,也可引申为秋天的景色或氛围。
同文(tóng wén)的意思:指同一篇文章或同一段文字,可以被不同的人理解为相同的意思。
一雨(yī yǔ)的意思:指一场雨,也可引申为一次变革或一次重大事件。
吁俊(yù jù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美好、出色、英俊。
藻鉴(zǎo jiàn)的意思:指以某事物为镜鉴,作为借鉴和学习的对象。
同文馆(tóng wén guǎn)的意思:
(1). 宋 代四方馆之一。专以接待 青唐 、 高丽 使节。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制度·四方馆》:“四方馆。 宋 : 都亭驛 以待 辽 ; 都亭西驛 以待 西蕃 、 阿黎 、 于闐 、 新罗 、 渤海 ; 怀远驛 以待 交趾 ;同文馆以待 青唐 、 高丽 。”《宋史·礼志二二》:“ 绍兴 二年, 高丽 遣使副来贡,并赐酒食于同文馆。”
(2). 清 代培养外交翻译人才的学校。1862年( 同治 元年)在 北京 成立,附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要学习外文。《清史稿·选举志二》:“又震於列强之船坚礮利,急须养成繙译与製造船械及海陆军之人才。故其时首先设置之学校,曰京师同文馆,曰上海广方言馆,曰福建船政学堂及南北洋水师、武备等学堂。” 严复 《原强》:“海禁大开以还;所兴发者亦不少矣:译署,一也;同文馆,二也;船政,三也。”《孽海花》第二回:“我却晓得去年三月,京里开了同文馆,考取聪俊子弟,学习推步及各国语言。”参阅《清续文献通考·学校十四》。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同文馆中的一番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自然变化与诗人内心的感受。
首联“秋日同文馆,凄风动九回”,开篇点明地点与时节,秋风萧瑟,似乎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波动,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颔联“乱云收暑去,一雨送寒来”,描述了天气的变化,乱云消散,暑气渐退,随之而来的是雨水,带来了阵阵寒意。这一联巧妙地运用自然现象的更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颈联“猥与英躔接,惭非藻鉴陪”,表达了诗人与杰出人物相会的荣幸与自谦之情。诗人虽感荣幸能与英杰为伍,但又自觉才学不足,难以与他们并肩,流露出谦虚的态度。
尾联“雍畿兹吁俊,元祐看新魁”,展望未来,期待在京城这片英才汇聚之地,能够涌现出新的领袖与杰出人才。这里寄托了对后辈的期望与对未来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才辈出的感慨,以及对自己身份与能力的谦逊态度,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