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十四夜社集闻警·其三》
《八月十四夜社集闻警·其三》全文
明 / 张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鹊彩斜飞照雪袍,萧萧落木庭皋

欃枪未陨中黄老,刁斗时諠太白高。

碛日易阴须探夜,河冰欲壮急栅壕。

前此浑如昼,谁抱金环泣大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刁斗(diāo dǒu)的意思:形容人狡猾、狡诈。

环泣(huán qì)的意思:形容环境困境艰难,人们无法摆脱苦难。

浑如(hún rú)的意思:形容事物混乱、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金环(jīn huán)的意思:形容人的眼睛明亮而有神。

落木(luò mù)的意思:指秋天树叶逐渐枯萎脱落的景象,比喻事物逐渐衰败或消亡。

碛日(qì rì)的意思:碛日指沙漠中的阳光,形容沙漠地区的炽热天气。

前此(qián cǐ)的意思:前一次,以前的某个时刻或某个事件。

庭皋(tíng gāo)的意思:庭院里的高草丛。形容庭院荒芜,无人打理。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照雪(zhào xuě)的意思:指阳光照射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比喻人的才能、品德等具有闪光的一面。

中黄(zhōng huáng)的意思:指中央政权的势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八月十四夜晚,社会聚会时突然传来警报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紧张与期待交织的情绪。

首句“鹊彩斜飞照雪袍”,以喜鹊的色彩斜飞映照在雪白的衣袍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接着,“萧萧落木满庭皋”一句,通过落叶满地的景象,暗示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为后文的紧张气氛埋下伏笔。

“欃枪未陨中黄老,刁斗时諠太白高”两句,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未知的危机比作未坠落的欃枪星,以及高悬的太白星,暗示着危险的存在和不可预测性。同时,“中黄老”可能暗指国家或朝廷,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注。

“碛日易阴须探夜,河冰欲壮急栅壕”则进一步描绘了面对危机时的应对之策。诗人提醒人们,面对即将来临的黑暗(比喻危机),需要在夜晚探查,而河冰的壮大则可能预示着防御措施的加强。这两句体现了人们在危机面前的警觉与准备。

最后,“关前此夕浑如昼,谁抱金环泣大刀”以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危机来临时的光明与混乱,以及人们内心的恐惧与悲伤。关前的夜晚仿佛白昼一般明亮,却也意味着危机的迫近,有人怀抱金环(可能象征着财富或权力),哭泣着面对大刀(象征着暴力或战争),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生动地展现了社会在面临危机时的复杂情绪和应对策略,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和平与安全的深切渴望。

作者介绍
张萱

张萱
朝代:明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猜你喜欢

江南杂题·其二

退居三亩地,聊复谢喧卑。

尽日题书标,无风下钓丝。

蚰蜒过竹节,翡翠抱芦枝。

惆怅是临水,星星蓬鬓垂。

(0)

诗一首

未必由诗得,将诗故表怜。

闻渠掷入火,定是欲相燃。

(0)

题阙·其三十五

欲得依身吉,无过作是非。

但知牢闭口,祸去阿你来。

(0)

仿古两头纤纤体二首·其一论交

两头纤纤初相迎,半白半黑未分明。

腷腷膊膊能用情,磊磊落落真良朋。

(0)

春雨村中有怀

惜春长自颦眉,独立阶前望谁。

几树山村杜宇,一栏风雨荼蘼。

苔生满地将遍,燕入空帘半垂。

惆怅香销耐冷,玉楼人去多时。

(0)

题画

云外孤村隐隐,风前落叶飘飘。

疏林远映山寺,独木横支野桥。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