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柳察谏议叔》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柳 察 谏 议 叔 唐 /皎 然 东 城 南 陌 强 经 过 ,怨 别 无 心 亦 放 歌 。明 日 院 公 应 问 我 ,闲 云 长 在 石 门 多 。
- 翻译
- 尽管不舍,我还是勉强走过东城南边的小路,心中满是离愁却也能放声高歌。
料想明天寺中的老僧会问我何故,只因我像那闲云一般,常在石门山中徘徊。
- 注释
- 东城:城东区域。
南陌:南面的田间小路。
强经过:勉强地、强迫自己经过。
怨别:因离别而感到忧伤。
无心:并非完全没有心思。
放歌:放声歌唱。
明日:明天。
院公:指寺院中的老僧或管事。
应:将会。
问我:询问我原因。
闲云:悠闲自在的云,比喻自己。
常在:经常处于。
石门:石门山,这里泛指山中。
多:频繁,多见。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送柳察谏议叔》,通过对东城南陌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送别家人的情感。"东城南陌强经过"一句,设置了送别的场景,"怨别无心亦放歌"则透露出诗人在面对离别时的心境,虽然有不舍,但仍能以豁达的心态去接受。
"明日院公应问我"这一句,预示着未来与友人的相见和询问,而"闲云常在石门多"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悠远。这里的"石门"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方,也可能是虚指的隐逸之地,而"闲云"象征着自由自在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古人送别时的情怀与哲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