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回波乐·其三十八》
《回波乐·其三十八》全文
唐 / 王梵志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儿大君须死。

使遣如然,两俱不得止。

愚夫所知欲得见□□。

□□□□□,□□□欲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大君(dà jūn)的意思:指君主或统治者的尊称。

使遣(shǐ qiǎn)的意思:派遣、命令别人去做某事

所知(suǒ zhī)的意思:所了解的知识或情况。

天使(tiān shǐ)的意思:指善良纯洁、行为高尚的人。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愚夫(yú fū)的意思:指愚昧无知的丈夫,也用来形容愚蠢的男性。

欲得(yù de)的意思:欲望得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回波乐》系列之一,名为“其三十八”。在解读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理解一下“回波乐”这一诗歌形式的特点。“回波乐”是一种特殊的诗歌体裁,它以回环往复、循环往复的结构为特点,通过不断重复的句子或词语,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律感和音乐性。

在这首诗中,王梵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探讨了生死、命运与无知的主题。诗中的“儿大君须死”一句,既是对生命轮回自然规律的朴素认知,也隐含着对人生短暂、终将归于尘土的感慨。接下来的“天使遣如然,两俱不得止”,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生死观,似乎在说即使有神灵的干预也无法改变生命的终局,表达了对命运不可抗逆的无奈。

“愚夫无所知,欲得见□□”一句,可能是在讽刺那些对生死无常、命运不可控之事一无所知的人,他们或许在追求某种超脱或理解,但最终却无法达到。最后一句“□□□欲死”,虽然残缺,但从上下文推测,可能是表达了一种对死亡的渴望或对某种解脱的向往,或者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回波乐》(其三十八)展现了王梵志对生命、死亡、无知与命运的深刻思考,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独特的回环结构,传达出一种深沉的人生哲理,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王梵志

王梵志
朝代:唐   籍贯:卫州黎阳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三笑图

社里东林远送行,虎溪三笑世留名。

远公陶陆非朝士,千载何人识此情。

(0)

公馀八景·其三暑雨鸣荷

荷叶满池鸣夏雨,珠玑乱撒翠槃中。

郎官侧耳成清听,声比芭蕉竟不同。

(0)

失题·其六夜月壶觞

丹桂花开几度新,壶觞对月倒青春。

醉来欲劝嫦娥饮,愿乞玄霜济世人。

(0)

和钱未斋所寄续赋榴子诗

大钧生物有奇功,润泽吹嘘雨又风。

榴子桂花今古事,一枝要比五枝红。

(0)

挽钱贞庵

海虞山水古今清,人物生成属地灵。

刘汉宗支曾按谱,相君事业早传经。

应时润泽同甘雨,文节昭明拟列星。

名向世间崇闻望,□于乡里作仪刑。

惟将籴米资凶岁,不逐纶音入内廷。

吟咏性情居宅第,逍遥□□在林□。

花边曙墅开棋局,竹底藏钩醉绿□。

争羡寸心恒坦荡,不堪双鬓渐凋零。

黄金鼎在宜脩炼,白玉楼□赴杳冥。

千里竟闲骐骥足,九苞还振凤凰翎。

董狐有待今为传,郭养无惭旧述名。

白鹤不归华表柱,漆灯光冷夜台扃。

(0)

庆杜东原寿

甲子才周古鹤清,浣花重见草堂成。

吴门结社无惭德,杜曲传家有盛名。

林下□冠长笑□,□中□□惯经营。

东山不为苍生起,南极多缘隐士明。

日月光华开寿域,文章声价动神京。

百篇□□□兰友,满□歌钟□□生。

玉洞桃花和霞采,青田芝草带云耕。

得来共是延年物,却老从容健步行。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