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袁与杨,世公五或四。
《和方虚谷二首·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后汉时期的袁与杨,以及他们与当代人物的关联,探讨了贤能与君主的关系。诗中提到“衮衣”,古代帝王所穿的礼服,象征着权力与地位,同时也暗含了对个人品德的考量。诗人表达了对贤能之士的推崇,认为真正的贤能不仅在于个人的才能,更在于是否能够得到明君的赏识和任用。
“我不识斯人,聊复视其世”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代人物的观察与思考,暗示了对社会现状的关切。通过“不有此翁贤,安得贤主器”的提问,诗人强调了贤能与明君之间的相辅相成关系,即只有在贤能之士与明君的相互作用下,社会才能真正繁荣昌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历史为镜,反思现实,体现了诗人对于人才与政治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公无渡河
浔阳江浒,巨鱼百尺。江何嵯峨,鱼所窟宅。
鲟鱼觜头多估客,朝上浔阳,暮下岳阳。
高樯巨艑,吴鹾雪霜。力田万顷,不如服商。
扬子东来波浪恶,五两迎风乌毕膊。
公无渡河公更作,明朝北风大于昨。
北风打舶,鱼毙山立。长鲛腊人,欲献江伯。
仰天呼号,虾䱉㗲啧。
公无渡河,公渡河,横江估客何其多。
洪都感怀三首·其一
元季逐群鹿,拔剑击亡胡。
陈王忽左顾,目已无洪都。
虎斗势未决,天地震鄱湖。
危哉豫章郡,几作几上屠。
并驱一龙死,射鲛血模糊。
万户鸡犬存,百战熊罴枯。
从此长江潮,安流下西吴。
巍巍忠臣庙,功烈表画图。
山河人代改,凭吊独踌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