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唱歌(chàng gē)的意思:指人们欢快地歌唱,形容心情愉快或欢乐。
长笛(cháng dí)的意思:指长而狭窄的笛子,比喻言辞犀利、直截了当。
归梦(guī mèng)的意思:指回忆过去的梦境或回忆往事。
后军(hòu jūn)的意思:指在战争中后继的军队,也比喻追赶上前面的人或事物。
胡雏(hú chú)的意思:指不成材的人或事物。
犁牛(lí niú)的意思:形容人勤劳努力,不怕辛苦。
美酒(měi jiǔ)的意思:指美味可口的酒,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叵罗(pǒ luó)的意思:指难以理解或解释的事物,也可形容言语或行为不合常理。
齐唱(qí chàng)的意思:指众人齐心协力地一起歌唱或朗读。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无奈(wú nài)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可奈何的心情或境地。
相和(xiāng hè)的意思:相互协调一致,和谐相处。
中寝(zhōng qǐn)的意思:指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不过分放纵也不过分苛求。
- 注释
- 琵琶:中国传统弹拨乐器,音色清脆悠扬。
长笛:管乐器,声音婉转悠长。
曲相和:乐曲相互应和,和谐交融。
羌儿:羌族的少年。
胡雏:胡族的少年。
齐唱歌:一起放声歌唱。
浑炙犁牛:整块烤制的犁牛,浑炙指未经切割的整体烧烤。
烹野驼:烹煮野生的骆驼肉。
交河:古地名,位于今新疆地区,以产美酒闻名。
美酒:醇香美味的酒。
归叵罗:倒入酒杯中,叵罗为古代酒器之一。
三更:古代时间名词,指夜半子时,约为晚上23点至凌晨1点。
醉后:饮酒后处于醉态。
军中寝:在军营中睡觉,表明诗人在军旅之中。
无奈:无可奈何,表示无能为力的心情。
秦山:指秦地(今陕西一带)的山峦,此处代指诗人的故乡。
归梦:归乡之梦,表达思乡之情。
何:如何,怎样。
- 翻译
- 琵琶与长笛乐声交织和谐,羌族和胡族少年一同放声歌唱。
整块烤制犁牛、烹煮野生骆驼,交河所产的美酒满盛于酒杯之中。
三更时分醉卧军营中入睡,心中挂念着秦地的山峦,却无法实现归乡之梦。
- 鉴赏
在这首诗中,岑参以其特有的豪放风格,描绘了一场边塞酒宴的盛况。琵琶与长笛共同奏出和谐的乐曲,而羌族儿童与胡人孩童则同声歌唱,展现了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在这样的欢聚氛围中,犁牛与野驼被烹饪而成美食,与交河地区的美酒一起享用,是对边塞生活的一种颂扬。
然而,在三更时分醉酒之后,诗人却躺在军营之中,内心充满了无奈。秦山作为故乡的象征,此刻却只能在梦中寻觅,无疑是诗人对于远方家园的深深怀念和不舍。这也反映出边塞将士对于家庭与故土的思念,以及他们在遥远边疆戍守、维护国家安全时所承受的心理压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酒宴场面的描绘,抒发了边塞生活的豪迈与悲壮,同时也流露出对于家国的深切思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庵僧归山
微官驱我离家山,何日归休得遂閒。
先陇阴阴松影里,春来青草倩师删。
汉宫春·其二重和
吏隐南昌,问盘根几世,长子孙枝。
仙风道骨如此,信不吾欺。
素姿倾国,□难昏、坐觉愆期。
算好与、水仙作配,又还恨不同时。
岁晚寻盟有几,早兰辞湘浦,竹谢东篱。
自向月中弄影,雪里评诗。
角声吹动,这一天、清兴关谁。
刚唤起、赤松孤竹,此心惟许君知。
游沩山
我行之宜阳,便作大仰游。
上有参天松,下有漱石流。
群峰拱梵宇,层层閟清幽。
老禅雅爱客,要作数日留。
泉石疗我饥,竹风销我忧。
征尘积经年,可以少涤不。
绝胜秋江上,独钓沧浪舟。
所恨招不来,莫我更唱酬。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