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恤苍生苦,移忧到酒边。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发白(fā bái)的意思:形容脸色因病或惊吓而变白。
河清(hé qīng)的意思:指河水清澈透明,比喻社会风气纯洁,没有腐败现象。
何在(hé zài)的意思:何处,在哪里。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漂泊(piāo bó)的意思:指人在外地流浪、无固定居所的状态。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天空(tiān kōng)的意思:指大气层中地面以上的空间,也用来比喻无限广阔、辽阔无边的境地。
无烟(wú yān)的意思:没有烟雾,指环境清洁无污染。
远人(yuǎn rén)的意思:指离自己远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冕所作的《中秋次韵答恢太虚》中的片段,表达了诗人在江湖漂泊中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首句“江湖漂泊久,发白不知年”描绘了诗人长期在外流浪,岁月无情,头发斑白却浑然不觉时光荏苒。接着,“世远人何在?天空月自圆”暗示了诗人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以及对世事沧桑的感叹,月亮虽圆满,但人事已非。
“山河清有影,草木净无烟”两句通过自然景象,寄寓了诗人内心的清净与孤独,山河静谧,草木洁净,只有诗人独自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最后,“谁恤苍生苦,移忧到酒边”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然而这忧虑无人理解,只能借酒消愁,流露出深深的无奈和忧国忧民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以个人经历映射出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孤独,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的家国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