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清日抱双龙出,峡迥云驱万马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极(běi jí)的意思:指极寒之地,比喻极度寒冷、严酷的环境或处境。
黛色(dài sè)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丽和婉约。
当作(dàng zuò)的意思:把某人或某物视为另外一个人或物,以达到某种目的或目标。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赋才(fù cái)的意思:赋予才能或才华。
孤标(gū biāo)的意思:指一个人独自站在高处或显要的位置上。
年事(nián shì)的意思:指年纪已经很大或者年龄已经很大的人。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胜会(shèng huì)的意思:指在比赛、竞争或较量中获胜的机会或时刻。
双龙(shuāng lóng)的意思:指两个龙,表示力量强大、威风凛凛。
天外(tiān wài)的意思:指超出人们平常所能理解的范围之外。
望中(wàng zhōng)的意思:望中指的是远远望见中心,形容目光所及的地方都是中心,也可指期望的对象或目标。
星斗(xīng dǒu)的意思:指星星闪烁的样子。比喻光彩照人,才华出众。
倚槛(yǐ kǎn)的意思:倚槛是指依靠着栏杆或门槛,形容人倚靠在窗前或门边,抚琴吟诗、吟咏自得其乐的情景。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中台(zhōng tái)的意思:指在两个对立的事物或观点之间起中间调和作用的人或事物。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区大伦的《登崇熹塔》描绘了崇熹塔的壮丽景象与诗人登高望远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动态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思。
首联“圹漭孤标黛色开,百盘天外俯嵩台”,以“圹漭”形容广阔无垠的天空,以“孤标”突出崇熹塔的独立与高耸,以“黛色开”描绘出塔身在蓝天白云下的深邃色彩,形象地展示了塔的雄伟与壮观。而“百盘天外俯嵩台”则通过层层叠叠的台阶,表现了攀登的艰难与塔的高度,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登高望远的豪情。
颔联“江清日抱双龙出,峡迥云驱万马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江水比作怀抱双龙的怀抱,日光仿佛引领着龙腾出水面,赋予了自然景象以生命感。而“峡迥云驱万马来”则描绘了云层如马群般在峡谷间奔腾,生动地展现了云的动态美,同时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颈联“倚槛风烟看北极,傍檐星斗望中台”,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登高后的感受。倚靠栏杆,眺望北极星,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也寄托了他对理想与方向的追求。而“傍檐星斗望中台”则暗示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仰望,表达了对先贤智慧的敬仰与向往。
尾联“衣冠胜会千年事,何客重当作赋才”,将目光从自然景观转向历史人文,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借登塔之机,反思历史,思考个人与时代的关系,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深度,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