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魏风同俭,幽并气不豪。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毛(bù máo)的意思:形容土地贫瘠,无法种植庄稼;比喻事物没有成效,无法取得预期的结果。
多口(duō kǒu)的意思:指说话多而无益,多嘴多舌。
荒凉(huāng liáng)的意思:荒凉指的是地方荒无人烟,景象凄凉寂寞。
龙衣(lóng yī)的意思:指皇帝的衣服,也用来比喻权力和尊贵。
罗马(luó mǎ)的意思:指人们为了达到目的而采用虚假手段或伪装自己的行为。
牛矢(niú shǐ)的意思:形容人勇敢无畏,胆大包天。
幽并(yōu bìng)的意思:幽暗和狭小的地方
忧患(yōu huàn)的意思:指忧虑和担忧,特指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感到担心。
中妇(zhōng fù)的意思:指处于中间地位的妇女,也比喻处于中间地位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武清道中的景象与情感,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细腻描绘。
首句“唐魏风同俭,幽并气不豪”以历史背景为引子,对比了唐代与魏晋时期的社会风气,指出虽然两地在历史上有着不同的辉煌,但都体现了节俭之风,而幽并之地则不显豪奢之气,暗示了作者对于社会风尚的思考。
接着,“龙衣将瓦覆,牛矢压墙高”两句运用形象的比喻,将人的生活状态比作龙衣覆盖于瓦片之下,牛粪堆砌至墙顶,生动地展现了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困苦,同时也揭示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
“忧患家多口,荒凉地不毛”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社会现实的描述,指出家庭人口众多给生活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土地的贫瘠则加剧了生存的艰难,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严峻。
最后,“最怜罗马拜,中妇乞钱号”一句,通过一个具体的场景,表现了社会底层妇女的悲惨境遇。她们在罗马神像前祈求,大声呼喊乞讨,这一幕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社会不公的控诉,表达了作者对弱势群体深切的同情和对社会问题的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通过具体的人物和场景,展现了作者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深刻反思和对人性的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过钱塘江
巨浸东隅极,山吞大野平。
因知吴相恨,不尽海涛声。
黑气腾蛟窟,秋云入战城。
游人千万里,过此白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