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酬 万 年 张 郎 中 见 寄 唐 /姚 合 贡 籍 常 同 府 ,周 行 今 一 时 。谏 曹 诚 已 忝 ,京 邑 岂 相 宜 。黑 发 年 来 尽 ,沧 江 归 去 迟 。何 时 得 携 手 ,林 下 静 吟 诗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沧江(cāng jiāng)的意思:指大江河流的广阔和深远,也比喻岁月的变迁和人事的更替。
贡籍(gòng jí)的意思:指贡献和功绩。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黑发(hēi fā)的意思:指年轻人,特指年轻有为的人。
谏曹(jiàn cáo)的意思:指劝谏君主的重臣。
京邑(jīng yì)的意思:京邑指的是京城或都邑,表示国都或重要城市。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相宜(xiāng yí)的意思:适合;相符合
携手(xié shǒu)的意思:手拉手,一同前行,合作共同达到目标。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吟诗(yín shī)的意思:吟咏诗词。
周行(zhōu x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在某个范围内四处活动、奔波劳碌的意思。
- 翻译
- 户籍常常与府衙相同,如今我们共同经历世间百态。
在谏官的职位上我实在惭愧,这样的京城生活并不适合我。
近年来黑发渐少,归隐沧江的愿望却迟迟未能实现。
何时能与你一同,在林间安静地吟咏诗歌。
- 注释
- 贡籍:户籍。
常同府:常常与府衙相同。
周行:共同经历。
今一时:如今。
谏曹:谏官职位。
诚已忝:实在感到惭愧。
京邑:京城。
岂相宜:并不适合。
黑发:年轻的头发,指代青春。
年来尽:近年来逐渐减少。
沧江:泛指江河,这里可能指诗人向往的隐居之地。
归去迟:归隐的愿望推迟。
何时:何时能。
携手:相伴。
林下:林间。
静吟诗:安静地吟诗。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合的作品,名为《酬万年张郎中见寄》。从诗中可以看出,姚合与友人贡籍常同府,周游于一时之境。这反映了诗人对朋友关系的珍视,以及对共同生活片段的怀念。
“谏曹诚已忝,京邑岂相宜”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朝廷政治的不满和失望。这里的“谏曹”指的是向权贵进言,而“诚已忝”则意味着忠言不被采纳,反而可能招致不好的后果。诗人通过这种表述,传达了对现实政治环境的无奈与批判。
接下来的“黑发年来尽,沧江归去迟”两句,表现出了诗人的哀愁和时光流逝的感慨。“黑发”指的是青春时期的头发,而“年来尽”则是说这些年轻时光已经过去了。同时,“沧江”常用以喻归隐之地,诗人表达了想要归去却又迟疑不决的心情。
最后两句“何时得携手,林下静吟诗”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与朋友共度时光、在大自然中吟诗作赋的愿望。这里的“携手”意味着与友人的情谊长存,而“林下静吟诗”则是对闲适生活的一种憧憬。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政治现实的批判,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于友情和自然美好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有感
忆昔与胡子,戏娱西城幽。
放斥仆与马,独身步田畴。
牛竖歌我旁,听之为久留。
一接田父语,叹之胜王侯。
追逐恨不恣,暮归辄怀愁。
顾常轻千乘,只愿足一丘。
子时怪我少,好此寂寞游。
笙簧不入耳,又不甘醪羞。
那知抱孤伤,罢顿不能遒。
世味已鲜少,但馀野心稠。
乖离今十年,班发满我头。
昔兴亦略尽,食眠常百忧。
每逢佳山水,欲往辄复休。
方壮遂如此,况乃高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