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四景·其二竹露》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竹林在露水和秋风中的清冷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生机。
首句“森然绕槛翠琅玕”,描绘了竹子环绕着栏杆,一片翠绿,生机勃勃的景象。“森然”形容竹子茂密,“琅玕”是古代对竹子的美称,这里用来形容竹子的翠绿与挺拔。这一句通过视觉形象,营造出竹林的壮观与生机。
次句“瘦节疏枝特地寒”,进一步描绘了竹子在寒冷季节中的形态。这里的“瘦节”指竹子的细长而坚韧的茎干,“疏枝”则指稀疏的枝条。在寒冷的季节里,竹子显得更加坚韧和独立,展现出一种特殊的寒意之美。
第三句“底事叶垂浑不舞”,转而关注竹叶的状态。在秋风中,竹叶似乎没有随风起舞,而是静静地垂落,给人一种静默而深沉的感觉。“底事”在这里引出疑问,为什么竹叶会如此安静地垂落,不随风起舞呢?
最后一句“金风零露夜漙漙”,点明了季节与时间。金风指的是秋天的凉爽之风,零露则是指露水轻轻落下。夜晚的露珠在竹叶上汇聚,形成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小珠子,仿佛是大自然的珍珠。这一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夜图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在秋夜中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中静谧与生机并存的美,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方水云过竹居
翩然学仙子,浮游大江东。
落落三年间,始喜一再逢。
皎皎衣白葛,峨峨戴芙蓉。
造我脩竹下,自开床头瓮。
笑歌杯酌次,扬声动泠风。
劝我事至道,玄默与天通。
欲学知不易,衰颜无故红。
明朝返笙鹤,无方追往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