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王 使 君 赴 苏 台 唐 /罗 隐 东 南 一 望 可 长 吁 ,犹 忆 王 孙 领 虎 符 。两 地 干 戈 连 越 绝 ,数 年 麋 鹿 卧 姑 苏 。疲 甿 赋 重 全 家 尽 ,旧 族 兵 侵 太 半 无 。料 得 伍 员 兼 旅 寓 ,不 妨 招 取 好 揶 揄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长吁(cháng xū)的意思:长时间的叹息或长长的呼吸。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干戈(gān gē)的意思:干戈是一个多义词,通常表示战争、战斗或武器。它也可以指代战争的形式、斗争的手段或冲突的痕迹。
姑苏(gū sū)的意思:指苏州市,也可用来形容美丽的江南水乡。
虎符(hǔ fú)的意思:虎符是指古代中国将军手中的一种象征军权的令牌。
旧族(jiù zú)的意思:指旧时代的贵族阶层或旧式家族。
两地(liǎng dì)的意思:指两个地方或两个地区之间的距离很远,或者指两个人或两个团体之间的关系疏远。
料得(liào de)的意思:预料得到,事先能够预测到。
旅寓(lǚ yù)的意思:旅途中的临时住所或寄宿处。
麋鹿(mí lù)的意思:麋鹿是指麋鹿的形象,比喻人或事物高贵、高尚、美好。
疲氓(pí méng)的意思:指一个人勤奋努力却得不到正当回报的情况,也可以形容某些人因为过度劳累而身体疲惫。
全家(quán jiā)的意思:指一个家庭中的所有成员,也可泛指一个团体的所有成员。
王孙(wáng sūn)的意思:指王子和公子,也用来形容家族显贵的后代。
揶揄(yé yú)的意思:用轻蔑、嘲笑的语言或行为来戏弄、调侃他人。
一望(yī wàng)的意思:远远望去,一眼可以看到的景象。
越绝(yuè jué)的意思:超越一切,无与伦比
忆王孙(yì wáng sūn)的意思:忆王孙是指怀念已故的亲人或朋友,特指怀念已故的父亲。
- 注释
- 王孙:古代贵族子孙的尊称,此处指有权势的人。
虎符:古代调兵遣将的信物,象征权力。
干戈:兵器,借指战争。
越绝:极远的地方,形容战事波及范围广。
姑苏:古地名,今江苏苏州,此处代指江南地区。
疲氓:疲惫的平民百姓。
伍员: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后被诬陷出逃,投奔吴国。
旅寓:流亡寓居他乡。
揶揄:嘲笑、戏弄。
- 翻译
- 向东南望去令人感叹,仍记得王孙曾持虎符威严。
两地战乱绵延至偏远之地,姑苏多年不见麋鹿游荡。
疲惫的百姓税负沉重,全家受困,豪门大族几乎被兵祸侵扰殆尽。
料想伍子胥这样的流亡者,或许会欣然接受邀请,任由人们嘲讽戏谑。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往昔英雄事迹的怀念,以及对朋友远行的无限牵挂。开篇“东南一望可长吁,犹忆王孙领虎符”两句,通过眺望东南方向引出了对古代将领手持虎符、统率军队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英雄的怀念和敬仰之情。虎符是古代用于军中传令的信物,也象征着权力与尊贵。
接着,“两地干戈连越绝,数年麋鹿卧姑苏”写出了战乱频仍、边塞紧张的局面,以及时间流逝、自然景观依旧的对比。这里的“两地干戈”指的是战争的烽火连绵不绝,“数年麋鹿卧姑苏”则描绘出即便是在战乱中,自然界也保持着其宁静与美丽。
诗人在“疲氓赋重全家尽,旧族兵侵太半无”两句中表达了对家庭和民族命运的忧虑。这里的“疲氓”指的是长期的战乱,“赋重”则意味着沉重的税收负担,连同“全家尽”,表现出战争带来的巨大痛苦;“旧族兵侵太半无”则写出了家族和民族在战火中遭受的重大损失。
最后,“料得伍员兼旅寓,不妨招取好揶揄”两句,通过对历史上伍子胥忠诚事迹的点化,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王使君能够在苏台安身立命的期许。伍员,即伍子胥,春秋时期楚国的忠臣,以忠诚著称。这里的“料得”意味着估量、预测,“不妨招取好揶揄”则表达了对朋友未来能够有所成就、值得赞扬的期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个人命运的反思,表现出了诗人对于英雄事迹的怀念以及对朋友未来美好的祝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