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宋 君 挽 词 宋 /方 岳 持 家 不 废 夜 窗 书 ,未 了 功 名 志 竟 违 。是 处 青 山 曾 对 饮 ,祗 今 白 羽 为 谁 挥 。杨 花 乱 落 春 无 极 ,燕 子 重 来 人 已 非 。手 斸 苍 烟 营 葬 地 ,可 堪 晴 树 转 斜 晖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羽(bái yǔ)的意思:白色的羽毛,喻指清白无辜、纯洁无暇的品质。
苍烟(cāng yān)的意思:形容农村或山林中炊烟或火焰的景象。
持家(chí jiā)的意思:指管理家务、家庭经济的能力和责任心。
功名(gōng míng)的意思:
[释义]
(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构成]
并列式:功+名
[例句]
求取功名。(作宾语)可堪(kě kān)的意思:值得称赞或夸奖,令人满意
来人(lái rén)的意思:指需要帮助或支援时,呼唤他人前来。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是处(shì chù)的意思:指人的品行或处事态度不端正,没有原则,不守诚信。
未了(wèi liǎo)的意思:未了指未完成或未了结的事情。
无极(wú jí)的意思:指没有极限、无穷无尽。
斜晖(xié huī)的意思:夕阳斜照。
杨花(yáng huā)的意思:指人的心思不定,容易受外界诱惑或干扰。
营葬(yíng zàng)的意思:指为某人举办盛大的葬礼。
重来(chóng lái)的意思:重新开始,重新尝试
- 翻译
- 他坚持夜晚读书治家,但未能实现功名的愿望终究成空。
曾经与友人在青山下对酒畅饮的地方,如今只剩我独自挥舞白羽(可能是酒杯)。
春天杨花纷飞,无尽的春光中人事已非,燕子归来却发现旧人不在。
亲手在青烟缭绕之地挖坑准备安葬,怎能忍受晴天的树木映照着斜阳的凄凉景象。
- 注释
- 持家:管理家务。
夜窗书:夜晚读书。
违:违背,未能实现。
是处:处处,各处。
白羽:白色的羽毛,这里可能指酒杯。
挥:挥动。
杨花:柳絮。
春无极:春天无尽。
人已非:人事已变,人不在。
手斸:亲手挖掘。
苍烟:青烟,形容环境幽静。
晴树:晴朗天气中的树木。
斜晖:夕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现实中的无奈。开篇两句“持家不废夜窗书,未了功名志竟违”,表明诗人曾在夜深时分坚守家庭,勤奋读书,以期实现功名之志,但最终却未能如愿。"是处青山曾对饮,祇今白羽为谁挥",则回忆起过去与友人共同畅饮于青山之下的美好时光,而现在却只剩下白色的羽扇无力地挥舞,没有了昔日的欢乐。
接下来的两句“杨花乱落春无极,燕子重来人已非”,写出了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情景。杨花纷飞,春天似乎没有尽头,但实际上诗人的心境已经发生了变化;而归巢的燕子再次来临,却见证了人们早已物是人非。
末尾两句“手斸苍烟营葬地,可堪晴树转斜晖”,则表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感慨。诗人用手中的笔(或可理解为锄头)在浓烟中勾画出自己的墓地,心中充满了对死亡的预感;同时,晴朗的树木下斜阳的投影,让人感到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脆弱。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实无奈和生命易逝的感叹,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张二吉父袁九龄秀才携酒至吴山馆
桂馆诸峰上,兰樽二妙来。
大江开夕照,阴磴积秋苔。
蝉响流风急,虫声隐月哀。
所嗟人散后,乡梦只东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