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子白刘从绿野,顾予鸡犬愧旌阳。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孙 山 长 谒 皮 参 政 宋 /许 月 卿 授 銊 天 教 锦 故 乡 ,公 心 泉 石 不 旂 常 。沙 堤 正 自 恐 不 免 ,野 渡 安 能 久 退 藏 。羡 子 白 刘 从 绿 野 ,顾 予 鸡 犬 愧 旌 阳 。衮 衣 会 趁 春 风 入 ,野 服 犹 堪 谒 道 傍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免(bù miǎn)的意思:难免、不可避免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公心(gōng xīn)的意思:公心指的是公正的心态和为人民谋福祉的态度。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衮衣(gǔn yī)的意思:形容衣服华丽、豪华。
旌阳(jīng yáng)的意思:旌阳是一个地名,也指的是旗帜在风中飘扬的样子。在成语中,旌阳表示雄风显赫、威风凛凛。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沙堤(shā dī)的意思:形容沙子堆积而成的堤岸,比喻事物的积累或成就。
授钺(shòu yuè)的意思:授予权力,委任职责
天教(tiān jiào)的意思:指天意、天命,表示某种事情是天意所在,无法改变。
退藏(tuì cáng)的意思:指逃脱、避开困境或危险。
心泉(xīn quán)的意思:指人的内心深处的善良、正直之心。
野服(yě fú)的意思:指非正式、粗糙的服装或行为方式。
野渡(yě dù)的意思:指在野外的河流或湖泊上渡河。
正自(zhèng zì)的意思:自己纠正错误或改正缺点。
- 注释
- 授钺:授予兵权,比喻重任。
泉石:指山水,象征清高。
沙堤:古代官员出行时所踏的沙土道路,象征显赫地位。
绿野:代指田园或隐居生活。
旌阳:古代道教中的仙人,此处可能表示隐逸之志。
衮衣:古代帝王和高级官员的礼服。
野服:指简朴的平民服装。
道傍:路边,暗指圣贤之道。
- 翻译
- 上天赐予重任于锦绣之地,公正之心在山水之间非比寻常。
面对沙堤的显赫,我内心担忧无法逃脱,而在荒野渡口又怎能长久隐退。
羡慕你们如刘白羽般在田园间自由,而我只能惭愧地像旌阳一样守着鸡犬生活。
将来或许能身披朝服随春风吹入朝廷,但朴素的衣裳仍适合在路边拜见圣贤之道。
- 鉴赏
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首句“授钺天教锦故乡”,以鲜明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朋友所赠予之物——象征着权力与智慧的玉钺,以及充满智慧与教诲的锦囊,表达了一种深情厚谊。紧接着“公心泉石不旂常”,则透露出朋友公正无私的心性,犹如清澈泉水和坚固岩石,不受世俗变迁影响,显得格外庄重。
第三句“沙堤正自恐不免”中,“沙堤”可能指的是防洪的堤坝,而“恐不免”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朋友未来可能面临困境的担忧。紧接着“野渡安能久退藏”,则是对朋友的一种祝愿,希望他能够在平静无忧的环境中长久地保全自己。
以下两句“羡子白刘从绿野,顾予鸡犬愧旌阳”中,“羡子白刘”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贤人白子和刘基,他们都以隐居而著称。诗人通过对他们的羡慕,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隐逸生活的向往。而“顾予鸡犬愧旌阳”,则是诗人在自谦中流露出的一种退让之情,觉得自己不如朋友清高。
最后两句“衮衣会趁春风入,野服犹堪谒道傍”则描绘了一幅春日友人相聚的温馨画面。诗人穿着华美的衣服,与朋友在春天的和风中相会,而朋友即使身着简陋的衣衫,也依旧不失为一位可敬的人物,能够与之并肩行走。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于朋友高洁品格的赞美,以及对友情深厚而持久的期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