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堤上柳》
《堤上柳》全文
唐 / 戴叔伦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别离(bié lí)的意思:离别,分别

垂柳(chuí liǔ)的意思:形容柳树的枝条向下垂,比喻心情低落或失意。

断肠(duàn cháng)的意思:形容极度悲痛,心碎。

攀折(pān zhé)的意思:攀爬和折断。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注释
垂柳:指春天的柳树,因其柔软的枝条常被用来象征离别。
万条丝:形容柳树繁多且柔软的枝条。
春来织别离:春天的到来使得柳树的景象像是在编织离别的场景。
行人:指在路上行走的人,可能包括离别者。
闺妾:古代对女子的一种称呼,尤指深闺中的女子。
断肠时:形容极度悲伤,心如刀绞。
翻译
垂下的柳树千万条枝条如丝般轻柔,春天到来时它们仿佛编织着离别的愁绪。
行走的人们在这些柳枝上攀折,而闺中女子则因此心痛欲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垂柳与行人、闺中的女子之间的情感交织,表达了别离之苦。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展示了高超的艺术功力。

首句“垂柳万条丝”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垂柳轻柔摇曳的形象,这些柳丝在春风中飘舞,宛如无数细线,将诗人的情感纠葛其中。接着,“春来织别离”则揭示了这些柳丝不仅是自然之景,更承载着离别之愁。在这个季节里,万物复苏,而人心却因为即将到来的分别而感到沉重。

第三句“行人攀折处”,通过行人的动作展现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攀折柳枝,既是对景色的欣赏,也象征着对逝去时光或美好瞬间的不舍。

最后,“闺妾断肠时”则深化了这种别离感。闺中的女子,因为行人的攀折而触动心弦,感觉到内心的痛楚,仿佛肠都要断了一般。这里的“闺妾”,通常指未嫁之女,但在这里,她代表了所有因爱而受伤的人。在这个时刻,她们的心情是那么脆弱和敏感。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深切的情感体验。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观察与欣赏,更重要的是,它以独特的艺术方式捕捉到了人们在春日里对于离别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戴叔伦

戴叔伦
朝代:唐   字:幼公(一作次公)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生辰:732—789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猜你喜欢

七宝镇拟访黄天章宪副寒甚不果

乘兴何妨似剡溪,故人只隔市桥西。

心情聊复同云水,踪迹真怜在雪泥。

白下馆前时系马,黄金台下共闻鸡。

扁舟定有重来约,来上春风细柳堤。

(0)

再叠得七首·其四

风雨无端懒税车,坐当秋水阅南华。

花开一树临重九,人倚高城望少霞。

颜色不随游女艳,心情常近狎鸥沙。

绝怜何用频携酒,沾醉姿容玉带瑕。

(0)

王昭君

却抱琵琶别汉宫,长城万里戍楼空。

一身远嫁从明主,半面新妆付画工。

云外不殊青琐月,塞前初?黑山风。

异乡景物新相识,无限悲欢晓角中。

(0)

哭桴儿六首·其一

生儿辛苦拟传家,摇落秋风感岁华。

过客虚烦奇跨灶,行窗留取乱涂鸦。

旅魂欲返疑无路,泪眼频挥似有花。

强起凭高望南国,断云流水远天涯。

(0)

与徐昌国登鸡鸣山

临风萧散撤荆扉,缓步相携上翠微。

试日丙丁看塔影,赌松宽窄解腰围。

路侵璧水分鸣铎,石近僧床挂衲衣。

满目楼台形胜里,当年辛苦忆龙飞。

(0)

雪后

风雪初开野,江潮已到门。

水深三亩竹,春蚤一墀萱。

无事偏宜懒,初心苦畏喧。

不应吴市里,自有辟疆园。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