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竹鹰的形象与心态,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活动。
首句“两翅纵横铁爪刚”,生动地刻画了竹鹰矫健有力的体态,其翅膀展开时如铁翼般坚硬,爪子锋利无比。这不仅展现了竹鹰的物理特征,也暗示了它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策略——依靠强大的力量和敏捷的动作来捕食猎物。
次句“为丛驱雀不知忙”,则揭示了竹鹰的生活习性。它忙碌于丛林之中,追逐着小动物,尤其是那些被它视为猎物的鸟类。这里的“为丛驱雀”形象地描绘了竹鹰在森林中穿梭、捕食的场景,同时也暗含了竹鹰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作为捕食者,它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三句“平生击搏成何事”,是对竹鹰一生行为的反思。这句话以一种略带讽刺的口吻,提出一个问题:竹鹰一生都在捕食,这样的生活有何意义?这不仅是对竹鹰行为的质疑,也是对自然界中所有捕食者生存方式的一种思考。它引发读者对生命价值、生存意义以及自然界食物链循环的深层思考。
最后一句“好近琅玕学凤皇”,则是对竹鹰行为的进一步解读。这里,“琅玕”指的是竹子,而“凤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高贵的神鸟。竹鹰接近竹子,试图模仿凤皇的行为,可能是在追求某种理想化的生存状态或身份认同。这一句既是对竹鹰行为的幽默描述,也蕴含了对动物行为背后动机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鹰这一特定生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自然生态、生命意义以及动物行为背后深层含义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徵招.步杨千里题词韵
帘栊莫怨东风晚,年年燕莺催老。
丽日总关情,检金奁初稿。碧螺眉黛扫。
待相约、绿窗吟啸。暗惜尊前,却妨云梦,几经愁抱。
肠断是黄昏,嗟孤负、分茶斗签才调。
绮思剔心心,引新词绝妙。笔端春未杳。
倚人醉语香花貌。省多少、刻骨缠绵,奈艳阳非早。
长亭怨慢.秋梦
忆窥宋墙东风絮。冉冉吹香,书楼深户。
永巷留痕,绮窗相倚暗心许。乱红如雾。
烦恼里,消魂苦。总道有情天,却断梗飘萍何处。
前度。记花边旧约,帐底坠欢重数。漫云又雨。
被兵火、仓皇惊去。
想飞燕、画栋谁家,听芳草、瑶台有路。
纵秋梦无凭,难遣离愁一缕。
三登乐.俞子才石湖秋泛图,次范石湖韵
一抹斜阳,凝望里、遥迷平楚。恣狂朋酒阑笑语。
共西溪佳丽访,晚霞秋树。如在画屏,放舟钓浦。
伫长桥穿月下,蚁人难数。尽情欢、乍来又去。
愿年年作纵醉,石湖游旅。留此胜踪,剪镫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