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谓人多诈,须教吏不欺。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毋 殿 丞 赴 任 齐 州 宋 /王 禹 偁 三 齐 号 难 治 ,民 瘼 待 良 医 。勿 谓 人 多 诈 ,须 教 吏 不 欺 。鱼 盐 多 近 海 ,桑 柘 润 连 淄 。御 札 新 颁 历 ,无 忘 训 诫 词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颁历(bān lì)的意思:颁布法令或命令。
近海(jìn hǎi)的意思:靠近海岸或海洋附近。
良医(liáng yī)的意思:指医术高明、有才能的医生。
民瘼(mín mò)的意思:指民众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三齐(sān qí)的意思:指三者同时达到同一水平或程度,形容事物完美无缺。
桑柘(sāng zh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表面看起来平凡普通,但内在却有着非凡的才能或价值。
训诫(xùn jiè)的意思:用严厉的话语或行为教育、规劝或警告他人。
御札(yù zhá)的意思:御札是指古代帝王颁发的文书或封信,也可以指由官方颁发的特殊文书。
鱼盐(yú yán)的意思:指盐和鱼,泛指生活必需品。
- 翻译
- 齐国的治理向来艰难,百姓的疾苦需要贤良的医生来救治。
不要以为人心险恶,官员应当教导他们不欺诈民众。
这里鱼盐丰富靠近大海,桑柘茂盛滋润着淄水两岸。
皇帝的新历法刚刚颁布,切勿忘记其中的训诫之言。
- 注释
- 三齐:古代齐国的三个区域。
瘼:疾苦,病痛。
良医:优秀的医生或能解决难题的人。
诈:欺骗。
吏:官吏。
欺:欺诈。
鱼盐:渔业和盐业。
近海:靠近海边。
桑柘:桑树和柘树,用于养蚕和造纸。
润:滋润。
淄:古代山东的河流。
御札:皇帝的诏书。
颁历:颁布新的历法。
训诫词:教导或告诫的话语。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所作,名为《送毋殿丞赴任齐州》。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事的抒发,寄寓了作者对于友人新任职责的期望与祝福。
首句“三齐号难治”,言说三齐之地(即古代齐国地域,今山东、河北一带)历来以难于管理著称,这是对地方复杂多变情况的一种概括。其次,“民瘼待良医”则用医疗比喻,表达人民期待能有明智领导者的到来,以解决他们的困扰。
接着,“勿谓人多诈,须教吏不欺”,告诫赴任之官员,不应轻视民众,认为他们皆为骗子,而是要教育和引导官吏诚信公正,不欺凌百姓。这两句传达了对官员的期望,即希望其能以德治国,赢得民心。
“鱼盐多近海,桑柘润连淄”则描绘自然景象。鱼盐之物产自海边,而桑树与柘树因雨水滋润而生长,这些都是对新任地区资源丰富和生态宜人的赞美。
最后,“御札新颁历,无忘训诫词”中“御札”指的是皇帝的诏书或命令,表明友人赴任之事已得到上级的认可与支持。诗人希望其珍惜这份信任,不忘初心,将皇上的教诲和自己的责任铭记在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赴任官员的一种鼓励,更是一种对地方治理之道的思考,通过自然景象与人事抒情相结合的手法,使得诗歌内容既有深度,又具备了一定的艺术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