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参天(cān tiān)的意思:形容树木高大挺拔,直插云霄。
丛林(cóng lín)的意思:指密集的树木、灌木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纷杂复杂的事物。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风樯(fēng qiáng)的意思:指船上的风向标,比喻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的动态。
公暇(gōng xiá)的意思:公共的休息时间或假期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浩气(hào qì)的意思:形容气势雄浑、志向远大。
何算(hé suàn)的意思:指对某种情况或问题的判断、估计或计算。
看风(kàn fēng)的意思:观察风向,预测事态发展。
可乐(kě lè)的意思:形容人心情愉快、快乐。
露井(lù jǐng)的意思:指暴露秘密或隐情。
清才(qīng cái)的意思:指清晰而聪明的才智。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释氏(shì shì)的意思:释氏是指释迦牟尼佛的家族和弟子们。
水分(shuǐ fèn)的意思:水分是指某事物或说话的内容或说法中有虚假、夸大、不实之处。
天云(tiān yú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况突然发生变化,出现了意料之外的事情。
下瞰(xià kàn)的意思:从上往下看,俯视。
云木(yún mù)的意思:云木是指云彩和树木,用来形容天空中云朵和地面上树木的景象。
少年场(shào nián chǎng)的意思:指年轻人之间的竞争或较量场所。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潘倅通甫一同游览狼山寺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首句“参天云木覆危冈”以“参天”形容树木之高,“云木”则赋予了树木以云的轻盈感,形象地描绘出山林间的茂密与壮观。接着“下瞰丛林释氏坊”,从高处俯瞰,丛林中寺庙的景象尽收眼底,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庄严。
“图按古今询露井,水分淮浙看风樯。”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询问古往今来的历史遗迹,观察淮河与浙江之间的水流与船只,既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关注,也展现了对自然景观的欣赏。通过“露井”与“风樯”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自然与人文元素融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
“清才得景吟还健,浩气登高力更强。”这两句赞美了友人的才华与精神状态。在美景面前,友人的诗才得以激发,吟诵起来更加健朗;站在高处,胸中涌动着豪迈之气,仿佛力量得到了增强。这不仅是对友人个人风采的赞扬,也是对诗酒风流、登高望远这一传统文人雅趣的颂扬。
最后,“公暇此游真可乐,纷纷何算少年场。”表达了对这次游览的愉悦之情,认为在公务之余能够享受自然之美,实为难得的乐趣,相比之下,那些世俗的纷扰与年轻人的喧嚣显得微不足道。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文化和人生的独特感悟,以及与友人共享这份美好时光的喜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第报家人
御笔封题墨未乾,君恩重许拜金銮。
故乡若问登科事,便是当初老榜官。
游前山
兀兀无欢意,闲游未拟回。
屐声惊雉起,风信报梅开。
山雪堆僧衲,溪流动蛰雷。
平生一桐帽,自惜犯尘埃。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