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树(bì shù)的意思:指翠绿的树木,形容景色美丽、生机勃勃。
代序(dài xù)的意思:代替先序,指接替前人的职责或继承前人的事业。
风露(fēng lù)的意思:指春天的风和露水,比喻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故园(gù yuán)的意思:指故乡或家乡。
归期(guī qī)的意思:指返回的时间或期限。
槐黄(huái huáng)的意思:槐黄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者物体的颜色像槐树的花黄色一样明亮。
金貂(jīn diāo)的意思:指珍贵的貂皮,比喻珍贵的衣物或贵重的礼物。
落叶(luò yè)的意思:比喻离开家乡或离开原处后,最终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处。
平芜(píng wú)的意思:形容平坦无阻,平坦无奇。
秋士(qiū shì)的意思:指秋天的士兵,比喻勇士、英雄。
午阴(wǔ yīn)的意思:指正午时分的阴凉处,比喻处境艰难、陷入困境。
夏虫(xià chóng)的意思:比喻只能在夏天活动的虫子,比喻能力或地位低下的人。
炎凉(yán liáng)的意思:炎凉是一个形容词词语,意为炎热和凉爽。它可以形容天气,也可以形容人的心情或情感。
一枕(yī zhěn)的意思:一夜之间
- 鉴赏
这首诗《蝉》由清代诗人张问陶所作,通过蝉这一自然界的生物,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感悟与思考。
首联“槐黄满地午阴迟,耐尽炎凉代序时”,描绘了夏日午后,槐树茂盛,绿叶遮天蔽日,一片清凉景象。蝉在这样的环境中,历经四季更迭,承受着炎凉交替,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这里以蝉的生存环境隐喻人生的艰难与不易。
颔联“吟苦每邀秋士和,心清难语夏虫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蝉的鸣叫虽然凄苦,却能吸引秋天的文人雅士共鸣,这反映了艺术与情感的共鸣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而“心清难语夏虫知”则暗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理解的局限性,即使蝉的心境清高,也无法被夏虫所理解,暗含了人世间的复杂与隔阂。
颈联“遍依碧树终无定,强伴金貂恐未宜”,蝉虽依附于碧树,但其命运却无常,无法找到真正的归属。同时,“金貂”作为古代官服上的装饰,象征权力与地位,此处可能暗指蝉虽渴望得到某种认可或地位,但最终却发现这并非其所求,表现了一种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
尾联“一枕故园风露冷,平芜落叶怅归期”,诗人以蝉自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蝉在异乡度过漫长岁月后,只能在梦中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感受到的是冷风露水,落叶满地,充满了对归家的渴望与无奈。整首诗通过对蝉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社会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食新米作
人生欲无涯,各各餍粱肉。
吾独薄滋味,一饱但饘粥。
屏居事躬耕,辛苦踰三伏。
瀰瀰白露滋,栗栗香稻熟。
涤我碌碡场,纳之杼与柚。
扬糠已随风,渍水乍离䉛。
欣欣妇子语,足比玉田玉。
力穑斯有秋,荐庙乃尝谷。
先民戒肯播,老氏尚实腹。
感彼桑田巫,食新讵非福。
春晓曲
金台烛尽麝光寒,锦帐罗帏绣被单。
洞房寂莫不忍睡,起看北斗横栏杆。
阑干倒影珠帘揭,铜龙夜泣声初歇。
杨柳枝头生冷烟,芭蕉叶上留残月。
广阁高楼临大路,碧窗画栋连朱户。
杳杳阶除千朵花,曲曲屏风半边树。
树树花枝啼鸟多,花开花落春风和。
长衫小袖未梳洗,露气含香湿绮罗。
为谁脉脉愁无语,印镜红颜双玉箸。
此情欲说更难会,良人昨日应官去。